一次性收費
雖然CNTV、杭州華數等獲得了廣電總局頒發的互聯網電視牌照,但是互聯網電視的盈利模式依然不明朗。
勵怡青透露,華數傳媒在影視、音樂、教育等方面儲備了數百萬小時的內容,但這些內容不可能同時上線。之前在IPTV、手機電視點播業務上已經有了初步的商業模式,就是杭州華數在自己的互動電視平臺上采取35元包月的收費模式,然而利潤由內容提供商和網絡商來分成。
互聯網電視目前的合作模式比較簡單,即CNTV、華數、上海文廣等獲得牌照的節目集成商將節目打包集成后,按照年度合作協議賣給TCL等彩電廠商。據消息人士透露,彩電廠商支付的成本攤在每臺電視機上為100元左右。
彩電廠商將內容放在自己開發的內容平臺上,如TCL的MITV平臺,在銷售互聯縭郵崩Π笤透顏?其整機價格相應上調1000元左右),這些節目通過寬帶網絡接入到消費者家中,并且可以通過在線升級來更新。
此外,彩電廠商也在探索與運營商合作來通過互聯網電視收費銷售部分節目內容,但是這一模式目前還沒有實現。
雖然是向彩電商一次性賣斷產品,但對于廣電內容商來說多了一筆新收入。而對于廣電運營商來說,內容商的渠道多元化則是個沖擊。
歌華有線)副總裁羅小布表示,“其實在廣電內部,內容商和運營商因為落地費用的問題存在尖銳矛盾,如今在有線網絡外,內容商又獲得了IPTV、手機電視和互聯網電視等新渠道,這意味著廣電運營商談判砝碼的減少。”
然而IPTV業務由于廣電方面的限制規模偏小而且一直沒有盈利,而手機電視點播業務也剛剛開始,互聯網電視方面則更是缺乏基本的盈利模式。
李璐告訴記者,“TCL互聯網電視的內容依然是免費向消費者提供的,短期內也沒有收費的計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