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是上帝,投資人不是
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商業模式的鏈條從單純的買賣環節變成多層次的商業邏輯。本來,商業關系很簡單,是商家提供產品和服務,消費者為此付費。
但社會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把買賣雙方的商業環節拉長、拉厚。比如,報紙的簡單新聞服務,在信息技術介入之后,變成用戶的注冊(網站登錄)、新聞的瀏覽、內容的推薦、廣告的推送多個環節。而信息技術造成的零邊際成本又促進了競爭的激烈化,進一步拉長、拉厚商業鏈條。
于是商業模式創新應運而生。拉攏和接觸用戶的環節免費了,增值服務環節收費,或者拉入第三方、第四方為增值服務買單。還以新聞服務為例,新聞的閱讀可以拉攏更多的讀者,所以免費。用戶看新聞的余光(廣告位、內容推薦)賣給了廣告商。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墒莿摌I者容易疏忽的一點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是競爭的結果,而不是一開始設計出來的。
很多成功的事實和將要成功的典范都在告訴我們這個簡單的道理,中外市場概莫如此。已經成為事實的例子有美國谷歌,中國的阿里巴巴。將要成功的例子應該是美國的facebook、中國的淘寶。
商業模式是逐漸成型,而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那么,創業者的重心在初期永遠應該是找到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并滿足他。這個應該是創業者早上醒來第一個想的問題,其他的問題都是次要的。
等你滿足了客戶需要,大規模發展的時候。那個時候,如果投資人問你如何盈利,你再考慮為時不晚。
或許有創業者會問,在投資人找到我的那一天,我如何活著?我的回答是,這個是你的具體問題,但這絕不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我能明確回答的是: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深入應用,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更進一步轉變,用戶的消費方式也隨著消費價值取向而轉變。這個是商業模式創新的最終根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