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上好鬧鈴半夜起來“偷菜”,上班時間偷偷地挪著“車位”是什么時候嗎?那并不遙遠,就在2009年。
那一年,以開心網為首的SNS網站們以其強大的病毒式營銷模式,深入到包括你在內的近億用戶心中;那一年,它們依靠自己數款嵌入式的互動游戲,帶動了一場新的互聯網應用爆發。
事實上,這個以小游戲為基礎的行業,在中國從誕生到爆發,僅用了不到兩年。其瞬間飚升的用戶數量與風投們慷慨的砸錢規模,使得無論是開心網、人人網、51.com等大型SNS網站,還是騰訊、百度、淘寶這樣的綜合性門戶網站,無不削尖了腦袋往里鉆,表面的一團和氣下掩蓋著此起彼伏的刀光劍影。
只是,好景不長,2010年,中國SNS行業出人意料地從天堂跌回了人間,行業的隱形爭斗、盈利模式的撲朔迷離以及來自外力的沖擊使得這個剛剛興起的行業變得舉步維艱。
2010年10月11日,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再次將開心網們推向輿論的風尖浪口。該司對外宣稱文化部已介入“偷菜”游戲的研究,可能對其取消,或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良。
一如開心網創始人程炳浩此前所言,現在的狀況如果不改變,那么死掉的將是開心網,乃至整個SNS行業。
異軍突起
程炳浩,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工程師,從新浪一個小員工做到搜索部門負責人,他有著多年IT行業的從業經驗。
但對于SNS,程炳浩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對他而言,這是另一個挑戰。
如何能在全球已有一定基礎的互聯網工具應用中獲得絕對優勢?這是程炳浩需要考慮的事。
眾所周知,SNS網站要想成功,必須要有殺手級的應用來黏住用戶,畢竟用戶才是SNS網站最重要的元素所在。在所有黏性最大的互聯網應用中,大多以交友為主。對此,程炳浩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跳出交友SNS的陷阱,用網頁游戲來吸引住用戶,才是開心網異軍突起的契機。
2007年,以“開心網就是讓人開心”為宗旨的程炳浩開始借鑒Facebook的成功經驗,以“搶車位”和“開心農場”兩款聚合型社交游戲作為拳頭產品,并將用戶定位在大學生和白領范圍。此一作法,既恰當地挑選了成熟性產品,又實現了與其他SNS網站的差異化。
當然,程炳浩不會全盤挪用,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將這幾款游戲復雜化,并加入了團隊的研發力量,使之成為了開心網的自主研發成果。
憑借著口碑相傳和病毒式的營銷方式,開心網自成立后到2009年11月的18個月里,用戶群從300人迅速增長了超過20萬倍,高峰時期每天是以20萬注冊用戶的速度增長。
事實證明,程炳浩此舉確實為開心網找到了開啟芝麻之門的金鑰匙。僅僅起盤幾個月,便有數家風投對其青睞有加,熱錢蜂擁而入開心網。
于是,便出現了本文開篇時的那一幕:數千萬中國白領上好鬧鈴半夜起來“偷菜”,上班時間偷偷地挪著“車位”!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開心網躋身中國SNS網站的第一陣營,與校內網、51.com等分庭抗禮,而后二者均已運營三載,且市場估值已在數億美元規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