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費”唱主旋律的互聯網世界中,從看新聞、收發郵件、QQ聊天,到“織圍脖”、開網店、看電影,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費的,這簡直就是一頓豐盛的“免費自助餐”,想要啥服務隨便拿,這個用著不爽,換別的服務商輕而易舉。但是,你又有沒有想過,商人不是慈善家,互聯網“免費”背后還是有很多“賺錢大法”的,不然騰訊、百度們的千億帝國不可能在免費中產生。
究竟免費的互聯網服務怎么賺錢呢?
“萬金油”廣告無所不在
廣告是互聯網領域當之無愧的賺錢“萬金油”,不同類型的免費互聯網服務都靠廣告支撐,廣告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彩,甚至讓你完全不知道那是一個廣告。
在門戶網站上瀏覽新聞的時候,你一定能留意到網頁上那大大小小、閃爍不停的圖片廣告,那是門戶網站廣告收入的重要來源,在一線門戶網站的首頁刊登橫幅圖片廣告,每天費用動輒數十萬元。所以即使你在瀏覽新聞的全過程都不曾點擊圖片廣告,那也并不妨礙門戶網站通過廣告賺錢——你不點擊總有人點擊。這樣的互聯網廣告每年為四大門戶貢獻數億美元的收入。
在視頻網站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你同樣是互聯網廣告的受眾群體。視頻網站花巨資買版權回來,在網上免費讓你觀看,你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在開始看視頻前先看一段十幾秒鐘的廣告短片,這跟看電視劇每十五分鐘插播幾個廣告片的意思是一樣的。當然,在網上看視頻,廣告遠比看電視的少。這樣的廣告呈現形式能為一線的視頻網站每年貢獻超過一億元的廣告收入。
當你使用搜索服務的時候,廣告也時刻伴隨你左右。搜索網站的廣告形式不是圖片,而是關鍵字。當你搜索某款汽車的關鍵詞,想尋找該汽車的產品信息、其他用戶對它的評價的時候,你可能還會發現有售賣該汽車的經銷商信息出現在搜索結果中,這很可能是某經銷商購買的關鍵詞搜索廣告,這樣的廣告形式能跟你要找尋的信息作配對,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點擊了廣告。
最近很火的團購網站也不過是廣告的另一個體現形式。一個原價1388元的美發套餐,團購價只要138元,低至一折的折扣看起來非常誘人,但很可能商家的成本只不過98元,團購網站在合作中還可能向商家收取了一部分的廣告費用。只要你團購了,團購網站便有雙重盈利:賺取了套餐差價和廣告費用。即使你最后不團購,起碼也能讓你記住有這么一家美發店,廣告的價值也已經體現。
免費的殺毒軟件也是靠廣告盈利。以往一套殺毒軟件售價至少要100多元,但現在卻變成免費了,那殺毒軟件廠商怎么賺錢呢?消費者不埋單,自有埋單者——廣告主。一款免費的殺毒軟件自然吸引數量龐大的用戶,有用戶就有眼球,有眼球就有投放廣告的價值,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在免費的殺毒軟件上看到不少引導我們去訪問另一個網站的信息:可能是一條文字鏈接,也可能是一個圖片廣告。一個主流的免費殺毒軟件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其他網站貢獻訪問者,這些都可以轉化成廣告收益。
甚至我們常用的瀏覽器主頁,也可以變成廣告。常見的網址導航站能告訴你很多熱門、常用的網站地址,只要點擊一下就可以直接訪問該網站,省去了輸入網址的麻煩,但實際上這些網址中經常混雜一些“付了廣告費”的網站,他們希望更多的人去訪問,給導航站付廣告費換取更多的流量,甚至網址的排列先后也有不同的廣告價格。所以,當你用著免費的導航站覺得很方便的時候,實際上你的點擊行為也成為了“被買賣”的商品。
增值服務更容易讓你埋單
總體而言,互聯網的免費思路是基礎服務免費,增值服務收費。意思就是如果你鐵下心不為自己獲得的互聯網內容服務付一分錢,那你也可以在互聯網通行無阻,但你想要更多的快感,你就需要花一點點小錢,去購買增值服務。
用QQ聊天是完全免費的,只要你能忍受一個只穿著小背心內衣的個人卡通形象就行,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卡通形象更漂亮一些,穿上漂亮的衣服,擁有一部名貴的跑車,甚至養一只虛擬的寵物,那你就得每月為這些增值服務花一點點錢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