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監管
網絡游戲產業的飛速發展,導致一系列問題紛紛涌現:一些未經審批或備案的網絡游戲擅自上網運營;網游虛擬物品交易欺詐事件頻頻發生;低俗營銷愈演愈烈;“私服”、“外掛”和盜號等侵權盜版的非法活動日益猖獗;網絡游戲沉迷問題依然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干擾了我國網絡游戲出版的市場秩序,阻礙了企業的自主創新,影響了網絡游戲產業在社會上的公信力。
一年多來,版署共處罰了133款低俗內容和未經審批的網絡游戲,取締了色情內容的手機游戲104款,Flash游戲151款,共查處違規網站 256家,其中關閉網站29家。版署還全面實施了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版署對362款網游進行了防沉迷系統的測評,對190款不達標的游戲發出整改通知書,對6款屢次不達標者停止運營出發。此外,文化部和版署還發布了一系列的監管措施,加大了對行業的管理力度,以推動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0月1月11日,文化部醞釀出臺獎勵性政策,用以支持國產網絡游戲向海外出口。
2010年6月3日,文化部蔡武部長正式簽發《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8月1日正式實施。《辦法》首次系統地對網絡游戲的娛樂內容、市場主體、經營活動、運營行為、管理監督和法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共計6章39條,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網絡游戲進行管理和規范的部門規章。
2010年6月7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相關負責人透露,2011年將出臺有關網絡文學出版服務管理辦法。
2010年7月6日,文化部印發《文化部文化市場司關于加強網絡游戲市場推廣管理 制止低俗營銷行為的函》,表態將對低俗網絡游戲推廣進行打擊和制止。
2010年7月21日,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表示,版署將制訂發布《互聯網游戲審批管理細則》及《互聯網文學出版服務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其中,對于各個類別網絡游戲的審批條件以及程序做了細致嚴格的規定,特別包括SNS網游以及兒童SNS游戲。
2010年8月4日,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表示,手機游戲防沉迷系統將推出。
2010年8月30日,新聞出版總署正式下發《關于促進出版物網絡發行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對網絡出版發行領域進行規范管理。
2010年9月7日,消息稱文化部將向臺灣游戲業開放書號。
2010年10月22日,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庹祖海透露,文化部明年上半年將制定下發網游產品核查登記表,加強相關網游行業的相關管理檢查工作,網游虛擬物品監管問題研究也將適時啟動。
2010年12月14日,文化部下發通知,將于明年1月進行對《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核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