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11月開始,國內出現了網絡電視臺紛紛搶灘登陸的現象。11月27日,盛大旗下華友世紀與視頻網站酷六合并,緊接著湖南衛視的芒果TV、央視打造的“中國網絡電視臺”、浙江廣電打造的“深藍網”、深圳衛視的“中國時刻”、上海文廣傳媒“網絡新聞臺”成為2009年底到2010年初的傳媒熱點。
新出現的視頻網站這塊蛋糕究竟有多大?網站流量統計的Alexa數據顯示,在國內搜索引擎百度的調查報告中,中文網站排名中,前三位分別是百度、QQ、新浪新聞,排名前十位中,視頻網站以及視頻發布分享與互動的網站有6個,其中包括優酷、百度、谷歌、谷歌(中國)等。iuserTracker對10多萬樣本長期網絡行為的檢測數據顯示,2009年5月,優酷網日均覆蓋1276萬人,網民到達率9.0%,國內包括優酷、土豆、56網等在內的十大視頻網站日均覆蓋總人數達3057萬人,到達率總數達21.4%。在瀏覽時間上,優酷月度有效瀏覽時間達到10211萬小時,占月度有效瀏覽時間比例的59.3%。十大瀏覽網站月度有效瀏覽時間總和達到17130萬小時。這些數據足以證明,視頻功能已成為網絡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成為互聯網市場的一塊大蛋糕。
這批有著電視制作機構參與背景的視頻網站能否成為國內視頻網站的領導者?為什么中國的網絡電視臺選擇在這一時刻集體爆發?網絡電視臺的盈利空間有多大?國外的視頻網站發展迅速,且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成功之處。本文主要通過美國目前唯一“盈利”的視頻網站Hulu(中文稱“葫蘆網”)的競爭環境、內容定位、用戶特征及盈利方式等方面的探討,希望對目前正在起步的視頻網站有更全面、更有意義的借鑒。
Hulu:新聞集團與NBC環球合作的產物
全球范圍內,視頻網站中訪問量最高、營收金額最高的YouTube交易赤字已持續3年,2010年1月2日的英國《金融時報》稱,“2009年YouTube的虧損為1.7億美元到4.7億美元”,“自從2006年谷歌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之后的3年,就面臨了一系列的版權麻煩和長達3年的嚴重赤字”,“谷歌仍在積極采取措施,以期早日實現YouTube盈利”"。2010年1月4日,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優酷網創始人兼CEO古永鏘周一表示“優酷擬3年內實現盈利和海外上市”,看來優酷的盈利之路漫漫修遠矣。
我們在眾多的視頻網站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在視頻網站競爭較充分的美國本土,唯一一家盈利的網站就是——Hulu。
Hulu于2007年3月在美國洛杉磯成立,2008年3月12日正式上線。Hulu由新聞集團(News Crop.)與NBC環球(NBC Universal)合作成立,成立之初,在股比方面NBC Universal占27%股份,新聞集團旗下的FOX娛樂公司占27%股份,迪斯尼旗下的ABC占27%股份,另外通過私募股權公司Providence Capital占19%的股份#。
2009年初,Hulu成為繼YouTube、Yahoo、MySpace之后的第四大視頻網站,根據尼爾森調查公司的數據,在2009年2月,Hulu已超過雅虎和MySpace,躍升為美國第二大在線視頻網站$,2009年底《新聞周刊》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其2008年的利潤達到1200萬美元,成為“唯一”盈利的網站。
Hulu的盈利模式
Hulu的盈利首先是基于美國本土的市場環境和3G網絡在美國的發達普及,基于美國政府、行業協會對正版節目版權的法律法規保障,基于美國網民對正版節目的支持和發達的中產階級網絡使用的高普及率,這些都是Hulu在美國盈利的必備條件。同時,發達的廣告發布渠道、影視節目產業市場的成熟,制作、發行、相對壟斷也是Hulu的生存土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