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環節,網上零售商可加強與電信運營商之間的合作,探索比較合理的新商業模式,發展多樣化的手機支付業務,借助電信運營商分布極廣的充值渠道,增加支付操作的便捷性,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
在物流領域,可借助物聯網和GPS技術結合的方式,將配送包裹模塊化,讓消費者、網上零售商戶和物流公司三方實時獲悉貨物的路線,利用無線視頻系統,甚至還可以看到貨物運輸車輛的現場狀態。
最后,在產品方面,可建立產品溯源系統。通過物聯技術實現產品唯一的識別標志,不僅可以使用戶有效地辨別商品,更加清楚地了解商品的具體來源,還可以降低用戶被騙的風險,進一步提高用戶消費的積極性。
電子商務新寵——手機支付開啟物聯網電子商務的關鍵契機在哪,日本電子商務專家竹汀隆史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支付方式的電子化、移動化是一個必然趨勢,重點線優化認為手機支付將最有可能成為撬動移動電子商務時代的支點。知名咨詢公司Informa對電信行業的預測顯示,移動支付的全球交易總價值將在未來3年時間內增長12倍,到2013年,將有近3000億筆,價值超過8600億美元的交易是通手機進行支付的。
據工信部7月份的最新統計數據,在中國擁有8億多的手機用戶,如果手機支付被成功導入,并培養用戶習慣,這樣的業務將是顛覆性的!這樣的生活習慣其實也非常容易培養——口袋里少揣一些東西的習慣,不會有人拒絕。
和網上支付工具“支付寶”、“財付通”、“快錢”不同,手機支付是以離線支付(現場支付)為基礎的;和銀行卡、信用卡等不同,手機支付立足點是解決小額支付的。
但是,當手機支付的芯片——特別是RFID物聯網智能芯片——被植入到手機中,當通訊和支付結合,化學反應就開始了,它的基礎是現場支付、小額支付的工具,通過通訊的作用即可把智能射頻支付卡同時擴展到:公交地鐵、電子門票、門禁、身份識別、會員卡、優惠券等應用,變成了支付卡、民生卡、商務卡等多卡合一(ALL IN ONE),我們也就進入了移動電子商務時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