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小額信貸之父”的尤努斯曾榮獲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1976年,他首次提出了小額信貸的概念并將其付諸于實踐。30多年來,他所創立的孟加拉格萊珉銀行為超過750萬人提供了70.5億美元的小額信貸服務,不僅幫助這些人擺脫了貧困,而且通過良好的運作模式使自身實現了持續發展。
在這個地球上,有很多人衣食無憂,還有許多人靠著微薄的收入生活,只要能有最簡單的金融服務,就能讓他們的收入更為穩定,也可以減少疾病和天災造成的傷害。預估全球約有20億人每日支出不到2美元,其中有許多人無法使用銀行服務;過去20年,像尤努斯一樣的成群微型貸款者都在試圖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但部分最窮、最偏遠的群體還是無法吸引微型貸款者。而極其貧窮之人又十分害怕承擔任何種類的債務,即使債務不大。
部分經濟學家相信,窮人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存款。國際慈善組織CARE于1991年在尼日爾開始推動新計劃來協助窮人存款,這是一個基于儲蓄而非債務,由社區成員而不是專業銀行家管理的機構,名為農村儲蓄和貸款協會(Village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s)。
自那時開始,CARE等非政府組織即不斷推動農村存款,此機制極為成功,目前已拓展至非、亞、拉美等地,會員遍及54個國家,人數達460萬人。民眾喜歡這樣機制,因為它非常簡單,而且存款利息非常高,年息一般可達20-30%;借款利息每月約為5-10%,通常得在3個月內還清。聽起來像是高利貸,但這樣的利息是由民眾自行決定,而且收得的利息會變成他們自己的錢。
一個農村儲蓄項目一般由一個小組大約15到30人的積蓄集結而成。每個人都可以從該基金中貸款。同時他們必須將少許資金投入到小額保險機制。如果一位成員突遭變故,她便可以獲得CYe小組的資金支持。組員自行選出領導并訂定規章,規章內容包括集會頻率、利率等事項。一旦組員掌握了該體系,該小組便可以開展其他活動例如提供農業,醫療,領導力和商業方面的培訓。
組員也可以將自己所學推廣到其他村落。有位會員在拿回自己的存款和分配盈余之后,不但有能力讓家人加入國家醫療保險計劃,還能支付市場攤位的租金、讓兩個小孩讀書;現在她打算將此機制帶回家鄉,因為她相信存款也能改善那里的生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