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間,中國證監會披露了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煌上煌”)的首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盡管證監會對食品連鎖企業的過會要求近乎嚴苛,但“煌上煌”還是要碰碰運氣。
截至發稿前,煌上煌還在排隊,等待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
商業模式隱患
其實,煌上煌IPO面臨很多變數,食品安全問題就是懸在其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這在煌上煌長達306頁的招股說明書中,對自家的食品安全問題卻只字未提。而食品安全恰恰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所以,這也是證監會之所以對食品飲料類企業嚴苛審核的原因,否則將給資本市場、投資者帶來重大損失。
自其披露招股申報稿以來,媒體不斷深挖煌上煌有關食品安全方面難堪的歷史,比如因為細菌超標等原因多次被主管部門曝光。而煌上煌栽過最大的跟頭是2004年,那一年公司因生產原料被污染、成品在運輸過程中未按規定消毒、銷售店的儲藏條件未達標等原因引起“南昌6·22食物中-事件”,造成上百人住院。事后,煌上煌在江西全省的182家分店全部停業整頓。
“在披露期內,如果再有人舉報煌上煌的食品安全問題,IPO一定沒戲。”某位曾經對煌上煌做過投資調查的投資機構經理告訴《融資中國》記者,“整個食品行業都有潛規則,沒上市的時候大家心照不宣,擬上市或者上市后就會被行業內人士舉報。”
而煌上煌為何多次觸碰食品安全問題的“黃線”,關鍵是其危險的商業模式:從其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其銷售的大幅增長以來的是加盟店的快速擴張,而加盟連鎖一向是銷售行業的“嗎啡”——在企業實力不強的情況下,要實現銷售額快速增長,低成本加盟模式成為一種選擇,但加盟模式從基金上就注定商家對終端管控能力不足,這也是食品類企業出現問題的店面幾乎多為加盟店的根本原因。
“煌上煌屬于快餐消費,關鍵在于鋪點。而煌上煌直營店少,加盟店多。市場上眼花繚亂的鴨脖品牌加盟非常混亂,今天哪家品牌給的返點高就掛誰的牌子,明天另一家給的返點再高就再換牌,其實口味沒有太大區別,屬于高利潤行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融資中國》直言行業內幕。
另外,煌上煌還涉足上游養鴨業,本次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投資養殖項目。“你到底是養鴨子,還是賣鴨脖呢?主營業務搞不清。養殖和零售連鎖是兩個跨度很大的行業,一些養殖類上市公司,如福成肥牛在收縮下游火鍋店就是這個原因。”上述投資經理提出質疑。
上述業內人士還說,很多人把煌上煌這類公司歸為另類公司,因為它并不意味著一個主業的興起,對民生影響并不大,充其量就是某個細分食品領域的擴大,不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價值。上市之后很多就轉型了,比如姚記撲克,上市融資后去開發房地產了。“原來有一口鍋在那鹵鴨脖,上市融資之后變成一百口鍋繼續鹵鴨脖,有意義嗎?為什么要把社會資源配置給這樣的企業?”
因此不少市場人士呼吁,上市融資的企業應該是產業鏈里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有些盡管小,但它預示著一個行業發展方向,而且它確實需要錢,也能給股民帶來回報,比如造船業中核心技術的軸承,就需要社會資本大力支持,股民也歡迎這樣的股票到市場上來。希望證監會正確引導行業導向,優化配置社會資源。
爭奪“鴨脖第一股”
這幾年,誰能爭當“鴨脖第一股”的猜測一直未停。當2011年年底《融資中國》記者赴武漢采訪周黑鴨時,已知行業的上市沖動。
當煌上煌的招股說明書披露之后,《融資中國》記者第一時間詢問了周黑鴨總經理杜漢武,他說如果煌上煌能夠過會,說明資本市場還是認可他們所從事的行業。
在同行業中,煌上煌是最早獲得風投注資的。2009年8月,在煌上煌第五次增資之際,天津達晨、熊人杰(達晨創投副總裁)以每股5.175元的價格對公司增資6,956,522股,合計增資金額3600萬元。2010年,周黑鴨也獲得天圖創投6000萬元投資。2011年,絕味獲得復星、九鼎等機構投資2.6億元,拔得頭籌。
如果仔細研究目前市面上的幾家鴨脖企業,便不難看出,各家所走的業務路線大大不同。煌上煌是純粹的餐桌食品,主力產品不只是鴨脖,且涉足上游養殖業,產業鏈過長;絕味純粹是為加盟而生,非鴨類產品占據了超過一半以上的比重;周黑鴨百分之九十是賣鴨類產品,針對的是“會娛樂,更快樂”的年輕消費群體,并且通過微博和結合娛樂活動營銷,“鴨粉”已達上萬人。
煌上煌的招股書中顯示,南京桂花鴨、長沙絕味軒、山東德州扒雞、湖北周黑鴨中是公司主要的競爭對手。而在競爭對手的地盤如南京、湖南、湖北等地,煌上煌卻連一家門店都沒有,何來區域競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