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下財經》報道,為什么便利連鎖店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零售服務業模式?近年來,日本的便利連鎖店又是如何大舉向海外擴張的?這種零售服務業模式是否能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復制成功?
日式便利店服務模式風靡全球
日本的便利店可能大家在國內也注意到了,像7-11,像羅森,像全家,還有MINI STOP四個大的日系的便利店。目前來講,在中國很多地區都已經可以看到。作為便利店本身來講,其實是從美國引入到日本的,但是這個零售的商業模式在日本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繁榮,日本目前在國際上的2011年的各種零售店便利店在海外的總數已經超過了5萬家。
具體在亞洲來看,目前在韓國日系的便利店已經超過了15000家,在中國大陸目前是3000多家,并且在其他的東南亞國家日本的日系便利店也在加速發展。目前預計在中國一年大概就會超過5000家的規模,并且很多便利店的社長們特別關注目前在中國的這個日系便利店的發展方向,并且設定了很大的期望值,比方說在全家便利店的總裁上田準二就準備在未來五年當中5-10年,最終能夠在日本開設25000家全家這樣的連鎖店。
這種連鎖店的發展其實它也是有非常強的市場背景的,或者說日系的便利連鎖店為什么得到大家的歡迎,特別是在新興經濟體中得到歡迎,它是有一些重要的原因的。一方面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中產階級,就是各種中產階級階層正在的迅速的擴大,而且作為便利店的主要顧客的中青年消費者的人口在新興地區當中也是占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為跟傳統的便利店或者零售店相比,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日系的便利店清潔衛生非常好,物流管理非常好,而且在很多時候價格很便宜、很低廉,而且整個的店堂的設計以及管理非常規范,而且讓大家能夠有非常親切的感覺,通過這些店員的這種很人性化的服務,這個讓大家感到非常的舒適。
而且跟這種大的美式的像沃爾瑪、像法國的家樂福這種大型超市相比,在便利店方面有更多的這種服務人員,有更多的這種家庭化或者是人性化的服務和設計,而且在Cye便利性方面、在距離方面更加貼近于社區,所以在這方面的優勢使得日系便利店在80年代以后在整個全球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目前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是所有在海外市場當中發展最快的,而且日本的這四個大的便利店的企業們也是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希望通過中國經濟發展,利用中國經濟的發展能夠幫助他們日系便利店在海外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拓展,加強在中國大陸市場當中相關領域的發展。
當然這方面的發展還是有很好的進展的,所以這方面也引起了很多日本以外的海外投資者的關注。從今年以來,我們就發現在日本便利店的這些上市公司當中,海外資金的持股比例越來越高,到今年3月份為止,很多的便利店的上市公司超過三成的持股比例是由外國企業所擁有或者外國投資者所擁有的,除了這些便利店本身在國際市場上,就是日本便利店的良好口碑以外、業績以外,其實大家也是大家對他們未來的商業模式在海外的拓展也是寄厚望或者說有很好的預期。
這方面來講,我們可能看在今年2012年會看到這個數字也許會進一步得到提搞,這個是一個在日本企業服務型企業、零售型企業走出去方面一個非常特殊的數字。而且日本便利店的這種商業模式是跟歐美國家的這種大型超市連鎖超市向海外拓展是做一個非常有趣的一種對比,他們的發展思路也是跟這個國外的像沃爾瑪、像家樂福這樣公司發展思路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所以可能在中國未來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當地的零售業也可以參考或者借助日本便利店的一些商業模式和經驗,在我們自己這個零售業的本體化或者加強服務、物流配送這方面的一體化方面可以借助他們很多的經驗,取得我們自己在零售方面的一些優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