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得持續的競爭力,企業不僅要盈利,還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機會。但受二八原則的影響(20%的客戶會帶來80%的利潤),大多數企業主要聚焦于收入金字塔中,高層的富裕群體,而對位于底層的農村或低收入市場卻視而不見。2006年,管理大師普拉哈拉德教授指出,金字塔底層市場(Bottom of the Pyramid Market,即BOP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如果企業可以成功進入BOP市場,不僅能夠獲得足夠的經濟回報,還能創造出社會效益。
普拉哈拉德的理念得到了很多跨國企業的認可和實踐,毫無疑問,這一理念同樣適用于中國。中國擁有龐大的BOP市場,其代表的消費潛力是驚人的,很多大企業(包括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都已將觸角伸向了該市場(例如家電下鄉活動)。但BOP市場并不是中高端市場的低階版本,而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和獨特的商業環境,影響企業運營的因素與中高端市場有很大不同,需要企業開發新的商業模式才能獲得成功。
近年來,我們對進入并在中國BOP市場運營的多家企業進行了調研,建立了針對中國BOP市場的商業模式,包含本地能力、價值主張、價值網絡、關鍵活動與盈利模式五個部分,見圖1。

本地能力
本地能力是BOP市場已經存在的,有利于企業進行商業運營的資源和能力,包括窮人的收入、生產技能、社會關系網絡、環境因素、政策資源,等等。進入BOP市場的企業,應盡可能圍繞本地能力進行商業創新。例如,很多村子的電視只能收到有限的地方臺,有的信號不穩,有的家庭甚至沒有電視,利用電視廣告,對產品的宣傳效果非常有限。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村民的社會關系網絡是建立品牌和傳播聲譽的重要渠道。這就導致品牌效應的區域差異非常明顯,正如海爾日日順團隊負責人所言:“在農村市場,如果鄰居家買了海爾,那自己家一定要買。如果一個村的人都說海爾非常好,那大家都說好。競爭的輸贏有時在起點上已經決定了。”
其次,當BOP市場所在區域具有特定的自然資源稟賦時,當地人也往往積累了管理和使用這些資源的知識技能,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和知識技能,創造出新的商業價值。而在企業進入之前,這些資源和能力往往是被閑置或者低效利用的。
此外,BOP區域的基礎設施條件與政策環境也是企業進行市場選擇的重要條件,應盡量先進入基礎設施較好和有政策優惠的市場。例如,廣東移動的“村村通工程”與南京市高淳縣橋李村的“戶戶通”公路工程都提高了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為企業的商業開拓提供了便利。而我國的“家電下鄉”政策更是為優質企業進入農村市場提供了激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