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供給和需求是二手車的痛點,是因為目前二手車年供給量只有500萬輛,二手車價格相比國外仍然偏高,供不應求是主因。正因為供不應求,幾乎所有二手車網站都盯著車源不放,誰的車源多,誰的車源信息準確,誰就能從二手車中介公司那里獲得收入。從需求看,消費者仍然對二手車消費不信任,寧可高價買新車,也無法接受更具性價比的二手車。
如果能借助互聯網說服老舊車型的所有者賣舊車,如果能說服打算買廉價新車的車主買更具性價比的二手車,這是現有汽車網站大有可為的地方,也是產業痛點所在。
具體來說,如果搜狐汽車、汽車之家、易車網能夠精準識別現有用戶中的準新車車主,能夠紀錄他們的新車車況,適時推送一些二手車置換和收購價格信息,“引誘”他們賣掉自己的車,主動發掘二手車車源,這比坐等車主上傳車源更有競爭力。換句話說,如果各個汽車網站能說服車主加快車輛淘汰速度,這才創造了供給,也同時創造了需求——這才是媒體該干的事情。
另一方面,如果汽車網站能夠識別那些價格敏感型車主,在其搜索新車的時候精準推送同價位甚至更低價位、更高性價比的二手車,這將是發現需求的過程,有了這個能力,汽車網站Cye才能掌握二手車營銷的主動權。挾需求以令二手車中介,或者干脆撮合供給和需求,做成二手車的C2B2C平臺,這才是二手車網站的終極模式。
二手車網站如果有未來,一定是基于用戶中心大數據分析的。如果不能借助互聯網的媒體屬性解決客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問題,汽車網站將沒有未來。新車網站和二手車網站最終必然走向整合,現在這種拆分只是短期行為,分久必合是大趨勢,成熟汽車市場已經驗證了這條路徑。
對于有用戶中心的汽車網站,是有可能將新車用戶轉化成二手車供給和需求的,這是汽車網站相對線下的汽車二手車交易市場、中介公司的最大優勢,這也是目前垂直二手車網站所沒有的資源。但要完成這個轉化,汽車網站用戶中心的布局就非常重要。必須得先有整合了各個頻道資源的用戶中心,才能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后才能談用精準內容進行用戶說服和轉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滲透,汽車網站在移動端也必然有新的用戶份額劃分。
有資源建立用戶中心的網站并不多,目前看,汽車網站中做用戶中心最具優勢的是汽車之家、愛卡,原因無它——它們有大量的論壇用戶,掌握著用戶信息,其它汽車網站基本不具備,所謂用戶中心只是瀏覽行為分析。易車、搜狐在努力做用戶中心,但這需要做出更多類似搜狐“違章查詢”這種有用戶粘性的產品才能成功。新浪汽車也許可利用微博搭建用戶中心,這有社交平臺的優勢,但目前看也沒有能粘住汽車用戶的產品。騰訊有不少資源有這方面想象力,但貌似騰訊帝國未來主要靠“稅收”和“鋪租”,看不上賺廣告費這么苦逼的買賣…… 。
二手車網站未來之爭可能得基于汽車網站用戶中心和移動互聯網布局這兩個因素,誰會勝出很難說,擁有大量線下業務的傳統二手車垂直網站肯定也有其生存空間。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誰做二手車網站,最終都離不開線下的鑒定、估價、整備、定價和交易。
兩個嘗試的例子
隨著二手車業務量增加,類似平安保險這樣的保險公司開始借助互聯網從事二手車業務,它的“平安好車”從網站本身看與其他諸多二手車網站沒有本質不同,但理論上平安保險掌握有更多的客戶車輛信息,善加利用,它是能夠做成二手車的C2C交易模式的,但從目前看,它仍然要走服務于二手車中介的老路。可見的未來,阿里等電商平臺必然要滲透到二手車領域,這些超級平臺的介入有可能改變二手車互聯網業態,為二手車互聯網找到盈利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滲透率增加,整車廠商和經銷商已經開始將營銷費用從PC端遷移到移動端,移動端的二手車業務怎么做也很費思量。搜狐二手車在發布會上也發布了其二手車客戶端,車主使用該客戶端直接拍攝車輛就可以發布自己的二手車信息。類似這樣的信息發布方式并不會自動形成商業價值。但目前在移動端布局的二手車網站還不多見,任何嘗試都是先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