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價值:★★★★
觀點:依托物流為載體,玩物流供應鏈金融市場潛力很大
十、物流商業地產模式:坐享地皮增值的模式
從2009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會議上宣布物流作為十大國家振興行業那一時刻起,中國的物流園區如雨后春筍,從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直至縣級,全國上千家物流園區遍地開花。中國物流真的需要這么的園區嗎?從2009年規劃到2013年四年過去了,他們的園區真的運營起來了嗎?中國物流園區有一個死穴:
1、能夠拿到地做園區的人,大多不會運營,真正有運營經驗的企業是拿不到園區的;
2、園區的價值定義很粗放,有的就定義成車廠、堆場、倉庫,真正的物流園區是當地產業、商業運營的載體,會涉及交易、金融、物流、數據等綜合服務。
目前看,中國的物流園區大部分是圈地后坐享商業地產的增值,再轉手。不過最新的中央政策來看,國家已經開始陸續清理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國家看到問題了,壞事是清理的人也不懂物流園區的玩法。
商業模式價值:★★★
觀點:坐地賺錢,但不具備持久性,商業模式生命空間不長
十一、平臺經濟模式:零擔、公路港、快遞、最后一公里、跨區域物流園區平臺、行業人脈平臺
平臺經濟模式這是本文描述商業模式的重點,2013年的今天,中國物流的平臺經濟的格局已經出現,在我曾經分析“中國物流的十張網”的文章中就已經提到了平臺經濟的價值。趨勢看,未來的物流是平臺經濟的時代,那些傳統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園區物流都會逐步被整合,得網絡者得天下。下面來一一盤點一下中國物流有哪些平臺模式:
1、零擔平臺:直營零擔德邦、加盟模式安能是典型的代表。直營模式建立周期長且穩定;加盟模式是一品牌統一、管理標準輸出、業務整合為基點進行資源整合的模式,發展速度快,在社會資本的推動下較快實現商業價值。
2、公路港平臺:曾經溫家寶總理親自去考察過成都傳化公路港,路港模式是結合中國運力資源松散的現狀,依托車輛停靠的公路港為節點,提供信息、資訊、金融、生活等一些列服務,公路港模式打造必須具備一定的網絡基礎,通過從卡車司機的服務獲得商業價值,行業數據顯示:中國卡車司機有3000萬,其中重卡司機500萬,這個基數下具備重要的商業價值。
3、快遞平臺:中國快遞主要有加盟和直營模式組成,加盟四通一達是典型的代表,整個電商的重要運力都在他們身上;直營是順豐、EMS、宅急送為代表。快遞平臺的商業價值靠的網絡優勢獲得規模化效應,如果單獨一個區域的點,永遠做不大的。所以不管大家看四通一達服務怎么不令人滿意,但他全網的優勢、價格的低廉,還是諸多電商最佳的選擇。有目共睹的是,今年雙11其中三通一達都單日過1000萬的流量,這樣的流量可是世界快遞巨頭單日的流量。
加盟快遞的平臺模式中公司總部主要有兩種盈利模式:面單費用(趨勢看,面單逐步要被干掉);加盟站點抽成費用。這是一個典型的規模化的平臺盈利模式,由桐廬幫草莽出生的創業者一統了天下。
4、最后一公里平臺:按理說快遞也是最后一公里平臺的一種,我這里特別要單獨提出來分析的是,伴隨著電商的發展,最后一公里物流已經百花齊放了。2013年7月在天貓的支持下,貓屋模式出臺;以友寶、寶盒為代表的最后一公里智能快遞服務箱也陸續鋪開;最近北京地鐵全面鋪開了快遞自提柜。未來誰靠消費者近,隨能給消費者帶來便捷服務,就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這個平臺如果全國網絡化攤開,一定值得關注。
5、園區物流平臺:這里要說的園區物流平臺,不是單一的一家、或者2-3三家組成的平臺,而是多區域、網絡化、標準化運營整合的平臺。兩個典型的例子:
1)以普洛斯為代表的直營自建的園區平臺,這樣的平臺主要負責選址征地、園區建設,提供給各大需求倉儲的企業。這樣的平臺還包括安博、嘉民、國美等企業的物流園區模式。
2)天地匯物流平臺模式另一種整合模式,由原天地華宇CEO、原傳化物流CEO徐水波啟動的新型的整合園區模式,將依托園區整合為切入點,延伸公路港、零擔干線等深度整合,非常具備探索的平臺價值。
6、中國物流人脈商業平臺:任何商業的本質都離不開人的互信,任何商業的合作都是合作雙方高層來敲定的,誰能整合中國物流圈最大的人脈并平臺化,這個的商業潛力相當可觀。人脈的整合分為四個層次:1)決策層:總監、VP、老總、總助級任務;2)管理運營層:經理層;3)基層管理者:主管層;4)基礎執行層:新銳人才。
要實現全面的整合,什么方式最有價值呢?聰明的人一定會想到,SNS平臺,在依托社交界核心聚焦的圈子里,這里一定是整合人脈的基礎,通過人脈再孵化其他平臺化的商業機會。目前已經初步成型的就是本人為首的微博、微信最大的人脈平臺,正在影響和變革中國的物流商業模式,具體商業模式的延伸暫時不能對外深挖。敬請期待。
商業模式價值:★★★★★
觀點:平臺經濟是未來行業的趨勢,這個社會不是缺少資源,而且缺少對資源的整合者,目前玩平臺的企業都處于快速發展的勢頭,商業機會明朗,商業價值呈幾何級裂變
十二、立體生態經濟模式:馬云的菜鳥模式
商業模式中最大的贏家是鏈主企業,供應鏈從單獨一條鏈向多條鏈整合過后就延伸出來前面描述的平臺模式,如果多個平臺的建設和整合,那就成為了立體的經濟模式。大家會恍然大悟,馬云的菜鳥不就是整合的立體生態模式嗎?包括基層的末端配送運營、干線整合、全國倉儲圈地、信息平臺建設、大數據戰略、金融服務、延伸到制造代工等等。
未來菜鳥這樣的立體生態的模式值得關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這篇《解密菜鳥物流線上線下立體結構的四大層次》)
商業模式價值:★★★★★
觀點:菜鳥的模式是一個立體生態模式,最終掌控了整個商業生態,最大的供應鏈鏈主平臺
【綜述】
花了4個小時時間,一口氣分析完“中國物流的十二大商業模式”。本人初衷是希望在2013年中國物流轉型變革時期,讓不同的企業高層看清楚自己商業模式處于什么樣的角色,聰明的物流企業家應該思考新的轉型模式了。如果不重視,那就是溫水煮青蛙,等你真正著急的時候,那已經晚了。
以上分析是本人從業10多年從商業模式視角對行業的解讀,僅代表個人觀點,若有不妥之處歡迎補充和糾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