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米制造的服裝、家紡品已經成為美好現實一樣,美國普渡大學(P u rd u e U n iv e rsity)農業和生物學教授伯尼·陶(BernieTao)確信,將來用農作物轉制成的消費品會有很美好的前景。伯尼·陶教授已經為孩子們開發了一個科學工具箱,可以將玉米和大豆制成水晶、蠟筆和粘合劑。
的確,目前全世界的很多企業都參與到環保工作中,投資者明顯已經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綠色技術中去。《紐約時報》近日說:“很多有創造力的組織都在尋找下一個大的事業,那就是環保。”
卡吉爾(Cargill)是全世界第一家把“玉米代替石油”這項新技術用于商業制造的公司,每天生產30萬磅的“塑料”粒子。但它競爭對手的步伐也不算慢——發明了聚酯和尼龍的杜邦公司也已經開始制造玉米纖維了。不僅如此,像通用電氣這樣的大公司也已經建立了獨立的業務部門,來開拓玉米聚合物的環保產品。
與他們相似的,寶潔公司也在研制用菜油取代石油衍生物的清潔劑、洗發液以及沐浴液;而沃爾瑪百貨公司于去年底就推出了用“玉米塑料”來代替石油塑料的包裝產品,并最先用在草莓、切片水果以及香草、孢子甘藍的包裝上,幾周后,他們又將凈菜放在這種新穎的塑料包裝中,還把它運用于制作面包袋、油炸圈餅盒以及禮品卡。根據沃爾瑪的統計,每年這幾種產品要用1億個塑料盒,相當于用80萬加侖汽油生產出的產品。其發言人塔拉·斯特華特(TaraStewart)說:“這是為了環保而做的好事,我們大家都在嘗試如何減少對環境的壞影響。”
而除了企業或機構以外,在環保方面的個人努力者也大有人在。日本著名的建筑設計師坂茂(ShigeruBan)剛被英國《金融時報》報紙大肆追捧過,這位日本建筑師不是利用高科技去尋找新材料,而是利用回收的廢紙加工成的紙筒作為建筑材料。一方面它節約了森林資源,另一方面當它超出使用年限后可被輕易銷毀,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