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觀察家報》報道說,自5年前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倒塌后,一個十分有利可圖的行業——反恐行業,在美國悄然興起。一旦哪里貼上“恐怖威脅”標簽,安全企業的利潤便滾滾而來,這種所謂的“恐怖威脅”已經為安全企業營造出一座1300億美元的“金礦”。
近日,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個名為“埃米什鄉村玉米”的農場被州警方列為恐怖分子潛在的襲擊對象。農場主布賴恩·萊曼對此十分驚訝。但當他仔細回想,便知道了其中緣由——都是因為錢。 [來源:創業網-www.fswenwen.com]
“9·11”襲擊5年來,與美國本土安全有關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7年前,與聯邦政府簽訂關于美國本土安全合同的公司只有9家。到2003年,這個數字已上升到3512家。在“9·11”發生5年后,擁有政府合同的安全行業企業已有33890家。
驚人數字背后,是反恐帶來的巨大利潤。2000年以來,已經有1300億美元合同被各安全企業瓜分。預計到2015年,美國聯邦政府每年在“反恐行業”的投入可能高達1700億美元。 [來源:創業網-www.fswenwen.com]
如今,“反恐行業”已被視為“聚寶盆”,人人都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撈上一筆。 4年前,美國只有一場本土安全企業的商業論壇,現在這樣的論壇已達50場;一本名為《政府安全新聞》的雜志曾經是季刊,如今已改為每周兩刊;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將資金全部集中到新型安全企業中;甚至連大學也熱衷于開設本土安全課程。
隸屬公職人員廉潔研究所的游說監督部門負責人亞歷克斯·克諾特形容說:“這個行業的錢很容易賺到手,就像淘金熱時一樣!
當然,美國的許多地方,如港口和機場,都需要加大投資和改善安全戒備,防止恐怖事件再次發生。個體公司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但人們對這些公司是否把重心放在這些問題上產生了質疑。 [來源:創業網-www.fswenwen.com]
批評人士指出,一些安全企業已經涉嫌侵犯公民隱私,不斷制造令人害怕的氛圍。比如,政府撥出的資金被發現用來為俄亥俄州的狗制作防彈衣,與此同時,真正關系安全的美國港口安檢措施和設備卻沒有得到有效改進。
此外,美國各州也在為爭得更多聯邦安全撥款互不相讓。美國中西部一些州聲稱,他們更易遭到恐怖攻擊,但一直被忽略;而紐約等更可能遭襲的州政府則抱怨聯邦政府安全撥款不夠。經濟驅動力,讓美國各州大肆宣傳當地的弱點。
這就不難解釋,萊曼所在的偏遠農場為什么會莫名其妙地被列為潛在恐怖襲擊目標。其實,萊曼所在的印第安納州,被列為恐怖分子潛在襲擊目標的地點多達8591處,比美國任何一個州都高。 [來源:創業網-www.fswenwen.com]
上月舉辦的一次活動中,萊曼半開玩笑地在自己卡車上噴繪了一個靶子圖案,幽默地說:“我們已經從中獲得很多樂趣!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