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10年時間,他就創辦了一家國際型企業,在世界各地擁有12家工廠和分公司,然而他對家鄉安徽始終是一片深情。請看——
和這位大名鼎鼎的“新徽商”謀面時,他正在深圳一家書吧里。在王文銀的名片上吸引視線的是3個家鄉的職務:安慶市政協委員、安徽省企事業協會副會長、安慶市企事業協會創會會長。可以看出,創業有成的王文銀,對家鄉情深意重。
2004年,年僅36歲的王文銀與企業界泰斗人物李嘉誠、曾憲梓等同榜耀名,被評為“亞太最具創造力的華商領袖”,一時間,王文銀被世界矚目;同年,深圳市組織第二屆優秀企業家評選,在15萬個工業企業和30萬個商業企業中,王文銀脫穎而出名列榜首;去年在國際徽商大會上,王文銀和雨潤集團祝義才、海螺集團郭文叁、徽商集團蔡文龍4人,一同被評為知名新徽商。
王文銀的創業過程充滿傳奇。1993年,他懷揣幾百元南下深圳打工,幾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他積攢了500萬元資金,用這筆錢他開始了雄心勃勃的創業夢想,1996年創辦自己的第一家企業深圳攜威電源線廠。他和工人一起加班加點,晚上和衣睡在車間。第一個月,工廠就實現盈利;僅用3個月時間,工廠由月銷售2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達到規模化經營。以后,王文銀以每年增加一個工廠的速度飛躍發展。
1998年,王文銀預測到行業將面臨激烈競爭,他提前調整產品結構,迅速上馬電纜產品。翌年新產品投產,兩個月后實現盈利;接著,王文銀委聘美國、日本等外籍專家,企業開始步入國際化經營;2003年,企業完成大規模改革,正威集團產品從電線、電纜、塑膠到銅材加工等,形成完整的銅產業鏈。
推動王文銀傾情建設家鄉的,是故鄉人的一番話。前幾年的一天,家鄉安慶來人到深圳看他,臨走時說,看了深圳,家鄉發展的步伐要加快。這句話讓他久久不能平靜,家鄉經濟還很薄弱,需要我們都來推動她加快發展。
其后,王文銀頻繁參加家鄉在深圳的招商活動,動員與會人員到安徽投資,特別是每次參加老鄉聚會時,都要鼓動大家回安徽投資建設家鄉。不僅是說,他還帶頭去做,開始醞釀大動作。2005年,全威(銅陵)銅業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由正威國際集團和臺灣投資人合資興建,一期總投資28億元,年產30萬噸銅桿。這一項目受到省委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被列入省“861”行動計劃。今年,工程主體廠房已開始動工,預計明年投產后,將形成年產值200億元規模,同時年出口創匯10億美元,產量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王文銀的行動打動了一大群在深圳的安徽企業家。達實制能有限公司董事長、淮北人劉磅,在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數億元,進行高新產品和科技園區開發;深圳桑夏集團董事長張樹武,在合肥投資幾千萬元興建軟件園……還有越來越多的人,也正醞釀著回家鄉投資興業。
王文銀,1968年出生于潛山縣,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博士,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
【人物寄語】
天下徽商,正在擁有徽商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