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憶創業:小創意兩年締造分眾60億市值

江南春
兩年半以前,江南春略帶遺憾地總結自己“患得患失。缺乏賭性”。因此注定成不了“傳奇資本家”。那時。他正在籌辦分眾傳媒。江南春的小創意——在樓宇電梯口裝個液晶電視播放廣告一當時這是個新玩意兒。而恰恰是這個新玩意兒讓分眾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使江南春成為“傳奇資本家”。
破了納市多項紀錄
6月19日,江南春和公司CFO南下香港,在高盛亞太總部接受上市前最后的“輔導”。14天見了300多個投資者,雖然辛苦,但收獲比前輩都大。由于認購活躍,分眾將首次配股價格定為17美元,發行1010萬股,融得1.72億美元,這是中國概念股在納市首輪融資額最高的一筆。7月22日,分眾收盤價漲至18.5美元,總市值約7.4億美元,相當于60億元人民幣。江南春的另一個意外收獲是,受邀成為第一個按響納市開市電鈴的中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老總。
冷門的才能掙大錢
2001年底,由于廣告市場出現大調整,江南春不得不思考轉型問題。12月的某天,江南春約見陳天橋夫婦,陳天橋的網絡游戲給了江南春啟發,就是要發掘別人沒發現的產業模式,才能掙大錢!2002年初經過思考,江南春得出兩個結論,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傳媒表現能力,細分市場將廣告信息精確地傳送到特定族群。不久,徐家匯太平洋百貨電梯門上的粘貼廣告讓等電梯的江南春突然無比激動——“要是換成電視機,那不正好符合兩個結論要求?”3月份,他決定干這個沒有人干的事情。
沒想到會做這么大
經過嘗試,2002年7月,播放機器出臺。江南春開始和各處物業談判簽約。半個月后,300臺液晶電視進駐上海50棟高級寫字樓。與此同時,廣告銷售也開始進行,招商銀行信用卡、軒尼斯洋酒等幾個牌子第一批下單。2003年未到,他已拿到一二月份200多萬元的廣告訂單了。初嘗甜頭的江南春開始試探將更多的播放器向更多的樓盤擴展,2003年3月進軍北京。但由于投入很大,開始感受到資金壓力,此時已投入1000多萬元的江南春發現自己不小心玩大了。5月份,江南春另外成立了分眾傳媒,專注于這個新產業。
風險投資就在對門
早期登陸納市的中國企業中幾乎都有過四處找投資商的經歷,江南春卻是個例外。2003年5月,與分眾對門的軟銀負責人余蔚突然造訪江南春。僅3個小時雙方達成了投資的基本框架。事后余蔚說催促他如此迅速地做出投資選擇的原因是他看好江南春身上所具有的創業激情和他對傳媒產業的深入理解。2004年4月,分眾從鼎暉國際等6家投資機構引入1250萬美元的第二輪資金,不久,高盛等三家機構3300萬美元的資金投向分眾,加上廣告收入快速增長,分眾得以快速擴張,守住了占據寫字樓七成市場的優勢,同時向大賣場擴展。
搶先上市備糧備戰
一年前,分眾和后來的聚眾,同時喊出要奔赴納斯達克的口號。這次,江南春沒有耽誤時間,7月份搶先在納市登場。據了解,分眾首次募集的1.72億美元中,有30%屬于老股東套現,其余70%作為分眾公司未來發展所需,其中有2000萬美元會被分別用在寫字樓和大賣場的擴張中,向二級城市進軍。“剩下的自己有必要儲備起來,用于投資新的沒人干過的產業,或者將來可能的收購,幸運不可能總是屬于分眾,我們有必要備糧備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