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茵:發家史并不令人眼花繚

張茵
“你們預測得很準呀。”在2006胡潤百富榜發布現場,胡潤見到上海證券報記者時激動地表示。而他所謂的“準”,是指在他發榜前夕,上海證券報前日率先刊登出的“持股市值逾260億港元 廢紙大王張茵有望問鼎中國女首富”一文。

首富張茵。胡潤供圖
張茵270億創商業女性神話
新科女首富張茵曾向胡潤發出律師函要求不上榜
胡潤:張茵是全球女人白手起家掙錢最多的
張茵個人簡歷——
張茵出身于軍人家庭,是八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1985年,張茵懷揣3萬元人民幣到香港做廢紙回收貿易,挖到第一桶金,并很快在廣東開設了紙品工廠。1990年,張茵與丈夫一起建立了美國中南控股,為其在中國的工廠購買并提供可回收廢紙,最終占領了中國70%以上的再生紙原料市場。如今,玖龍紙業擁有十條造紙生產線,并在東莞、江蘇、內蒙擁有4家下屬公司。
玖龍紙業小檔案
成立于1995年,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新沙港工業區,乃珠江三角洲黃金地段,還在江蘇省太倉市成立了分公司。據全球知名咨詢公司RISI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按產能計算,玖龍紙業是中國最大箱板原紙產品生產商,以及全球最大箱板原紙產品生產商之一。
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
在胡潤昨日發布的榜單上,張茵以27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登上榜首。胡潤表示:“張茵不僅僅是中國的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在她之前世界范圍內白手起家最著名的女性要數撰寫哈里波特故事而聞名的英國女作家JK羅琳,不過她的財富估算數字不過10多億美元,遠不及張茵。”
“我們也剛剛知道這個消息,現在人在國外比較忙,這個事情我們會再商量一下,稍后會給出一個回應。”昨日中午,和張茵一起美國進行路演的玖龍紙業副總經理吳國勛在電話里向上海證券報表示。
“張茵個頭不高,臉微圓,但不是那種愛打扮的女性,她看上去很干練,是做事的人。”一位與張茵有一定來往的人士對她做出了如此描述。
和很多突然走入公眾視野的富豪有所不同的是,張茵的發家史并不令人“眼花繚亂”。這個黑龍江姑娘20多歲時南下廣東發展,偶然做起了包裝紙業務,此后一發不可收拾。從廣東輾轉至香港、美國以及回國開廠,張茵始終致力于廢紙回收再生產事業,毫不動搖。而胡潤給出的評價是———紙是中國最古老的發明之一,最傳統的行業造就了最富有的女性,這也是對今年百富榜的最大注解。
“三年前我們就在關注她了,不過當時她非常抗拒上榜,還給我們發了律師函。”胡潤透露,最初注意到張茵的原因是聽說東莞有個女企業家“做得很大”,此后胡潤的團隊在美國的一份專業雜志上找到了一點“證據”———回收廢紙的玖龍紙業竟然是美國集裝箱出口最多的企業。隨著今年3月玖龍紙業在香港IPO獲得578倍認購,以及此后公司股價的一路抬升,張茵的資產價值也逐漸顯山露水。 玖龍紙業“探營”
有意思的是,此前國內對一個擁有如此多財富的女性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昨日發榜現場,胡潤問及在座有誰聽說過張茵時,只有兩、三個人舉起手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茵的玖龍紙業在東莞麻涌鎮“如雷貫耳”。這個位于東莞和廣州交界處的小鎮,雖然匯集了大批的造紙類企業,但當地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玖龍紙業的。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傍晚的街上依然隨處可見拉載集裝箱的平板貨車,這些車上都赫然寫著“玖龍紙業”。
玖龍紙業的廠區很大,記者一路驅車十幾分鐘下來,發現路兩邊都是這個“世界第八、中國第一的包裝紙生產商”旗下的大片廠房,而且遠處還有建筑正在擴建之中。
盡管早已過了下班時間,但是玖龍紙業的行政大樓和廠房仍然燈火通明。“車間是24小時運作的,行政部門加班也是常事,從我來到玖龍紙業就沒見到過淡季,生產、銷售始終都很旺盛。”公司一位管理人士告訴記者,即便如此,張茵的生意還是“忙不過來”———今年的訂單已經堆積到了12月。不久前公司發布的財報交出了一份良好的成績單———“銷售量大增73.8%、達到276萬噸,并帶動公司收入創下歷史新高。”而公司內部認為,這個趨勢仍將延續。
玖龍紙業同樣力圖低調。公司有關管理人士反復向記者強調,“我們是實干型企業,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不要求太多宣傳。事實上我們在自己行業內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至于外界的看法,其實對我們不重要。”
受到女首富消息的“鼓勵”,玖龍紙業(2689.hk)股價昨日一度攀升至9.30港元,創下了該公司上市以來的最高價。至收盤時收于9.27港元,全天股價上漲0.25港元,漲幅2.77%。該股全天成交1603.62萬股,涉及資金約1.5億港元。
隨著股價攀升,玖龍紙業的市值已經達到了384.7億港元,而根據持股比例推算出張茵的個人身家折合人民幣也已突破了280億元。而對比胡潤昨日給出的270億元的估價,業內亦笑稱,一日之間,張茵身家再漲10億。
收購廢紙起家
最新一期的胡潤百富雜志講述了張茵的傳奇。
今年49歲的張茵,出身于軍人家庭,祖籍山東,生在東北,幼時家境清貧,是家里八個子女中的老大。她很晚才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之后在深圳一家企業工作。
完成學業后,她在工廠做過工業會計,并在深圳信托下屬的一個合資企業里擔任財務工作,之后在一家香港貿易公司做包裝紙的業務。
安穩的工作并沒有阻礙她不安分的天性。1985年,張茵只身帶了3萬元到香港開始廢紙回收貿易。
這次創業,“無意中”抓住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造紙原料市場的空白。此后的6年中,她在廣東東莞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東莞中南紙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生活用紙,產品遍及全國各地,并在國內廣泛投資造紙。
在完成了初步的資本積累之后,1990年,張茵與丈夫劉名中做出決定,把事業遷往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市場美國,在那里建立了美國中南公司,為其在中國的工廠購買并提供可回收廢紙。
此后10年間,張茵成立的美國中南有限公司先后建起了7家打包廠和運輸企業,成為真正的“廢紙回收大王”。
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紙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過500萬噸,并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業務遍及美國、歐洲、亞洲等,在美國各行業的出口貨柜數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半年財富暴漲175億港元
隨著事業的發展,張茵看到了中國造紙市場的未來,于1995年在東莞投建了玖龍紙業。
今年3月3日,是張茵創業過程中一個里程碑。這一天,玖龍紙業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獲得了577倍的超額認購,募集資金38億港元。
本月初,玖龍紙業發布2005-2006年年報,每股收益劇增302%,這一業績使得該公司股價迅速從8.6元附近上升至9元以上。
11日收盤時,玖龍紙業報9.27港元,按照這一價格,這部分股權市值達到277億港元;參照招股價,這意味著在短短半年之內,張茵的財富面值因公司上市而激增175億港元。
玖龍紙業是目前國內包裝紙行業最大的企業,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牛卡紙、高強瓦楞芯紙以及涂布灰底白板紙。
張茵持有玖龍紙業的多數股權,在公司治理上,家族成員掌握著公司的主要權力。目前玖龍紙業的9席董事會中,張茵以及丈夫、弟弟、兒子占據五個非獨立董事席位中的四席,公司的行政總裁和副總裁分別是張的丈夫和胞弟。
在接受胡潤百富雜志采訪時,張茵透露她對當前的國際和國內的事業,已有功成身退之意。她自言,目前很少負責公司的具體事務,只是主導一些關乎發展的宏觀策略。
“廢紙大王”尚未估量
事實上,270億的財富并非張茵所有資產。張茵得以發家的廢紙收購業務由于不屬于上市公司資產,目前尚難以“量化”。
張茵夫婦在1990年于美國創辦的中南控股公司,已經成為美國廢棄紙張的主要收集商,還是美國及歐洲向中國出口廢紙的最大出口商,出口廢紙的量從2001年的15.39萬個標準箱,增加到2004年的20.1萬個標準箱。
目前,這家由張茵及其丈夫全資擁有的公司是玖龍紙業的主要廢紙供貨商,但對中南控股而言,根據截至2005年6月的統計數據,向玖龍紙業的銷售只占到其全部銷售的55%.
由于沒有上市,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成長性尚未見數據證實。但根據已公布的該公司向玖龍紙業出口數據推算,其全部出口廢紙業務收入或超過35億人民幣,這一規模略小于當年玖龍紙業主營業務收入48.25億元。
發律師函要求不上榜
根據胡潤的說法,東北、福建、東莞、北京、武漢,是中國富豪的五大“隱身地”,通過八年搜尋中國富豪的實踐,他發現在這五個地方的有錢人最難調查,很是神秘。
張茵同時與其中的東北、東莞兩地關系密切。據了解,張茵出生在東北,而國內的事業重心集中在東莞。
1987年,已經在香港創業2年的她開始在中國選擇投資合作伙伴,第一站就是東北。張茵和遼寧營口造紙廠合資,并很快獲得了成功。隨后,她又與武漢東風造紙廠、河北唐山造紙廠進行合資,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
張茵隨后在廣東東莞達到事業上的一個又一個高峰。1988年,她在東莞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東莞中南紙業有限公司。1996年,張茵又在東莞投資1.1億美元建設了玖龍紙業,將美國的廢紙生產為高檔牛卡紙。1999年7月,張茵繼續注資1.1億美元,進行二期工程擴建。2004年,張茵再度投入1億多美元,進行三期工程擴建。截至今年6月,東莞紙業的生產規模達到330萬噸,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巨型包裝用紙生產成員之一。
于是,在張茵創業18年之后,胡潤的調研部門終于聽說了一個在東莞“做得很大”的企業家,張茵的財富由此第一次浮出水面,逐漸開始為人所知。2003年,張茵第一次登上“胡潤百富榜”,她以25億元人民幣的資產位居第17位。但據胡潤介紹,當年低調的張茵曾因此向他發出了律師函,并不愿意上榜。
雖然已連續3年進入財富排行榜,張茵目前在國內的知名度仍不高———一年多前的2005中國富豪榜上,張茵僅以15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排在不起眼的第107位。
張茵本人也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昨日對玖龍紙業進行采訪時,辦公室人員告知,張茵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一般只在開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時才回到國內。
昨天,當張茵被正式宣布為中國第一個女首富時,她仍然身在美國。福布斯
第一桶金:“廢紙就是森林”
一句“廢紙就是森林”,幫張茵打開了財富大門。簡單地說,她就是通過用廢紙來造紙發了財。
在國內,從事這個行當的人不少,但賺大錢的人不多,張茵能夠在這個門檻不高的行業中成就大事業,一是憑借自己創業的勇氣,二是時時動腦經營的智慧。
1985年,張茵放棄了深圳信托下屬的一個合資企業的優厚待遇,一個人懷揣3萬元人民幣闖蕩香港。那年,她只有27歲。
把她領進這一行業的“師傅”是內地某個造紙廠的廠長。張茵一開始并不愿意做這一行業,但“師傅”告訴她說,廢紙就是森林,將來造紙業肯定要從資源造紙向再生紙發展。“師傅”還說,從香港進口的紙漿多摻有水分,品質不高,希望她能夠改變這個現象。
張茵就這樣入了“收破爛”的行當。短短幾年內,張茵的生意在香港迅速發展。通過將收購來的廢紙進行回收利用,張茵建立起了自己的紙行和打包廠。隨著事業的發展,香港作為一個小島的廢紙已經不夠張茵用了。于是,1990年2月,張茵來到了全球造紙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與丈夫劉名中共同成立了美國中南控股公司,繼續從事廢紙回收業務。
美國豐富的廢紙資源和中國對美貿易的大幅攀升,都成了張茵致富的幫手。據介紹,中美貿易往來頻繁,中國向美國出口的集裝箱越來越多。但這些集裝箱返回中國時往往空船而歸,細心的張茵從中發現了商機。她用這些返航的船只拉運美國的廢紙,運費很低。
張茵在美國收購到的價格便宜的廢紙,就這樣通過低廉的運費,源源不斷地送至她在內地的工廠進行再加工,生產出優質的牛卡紙,廢紙“再生”成了張茵財富的源泉。2002年,她的美國公司躍升為美國集裝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而她在東莞的工廠成為世界上巨型包裝用紙生產成員之一。
胡潤分析,中國的貨物大部分是出口到美國,很少有人從美國出口到中國來,所以張茵的商業模式一下子就特別出名。1990年起,張茵的造紙原料公司中南控股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造紙原料出口商,并蟬聯至今。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的紙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過500萬噸,并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業務遍及美國、歐洲、亞洲等,在美國各行各業的出口貨柜數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上市神話:財富一年間翻了9倍
盡管已是美國的造紙原料大王,但是如果企業不上市,張茵的財富不會一年之間翻了9倍,從去年胡潤百富榜的36位,30億元人民幣資產,躍升到今年的第一位、270億元人民幣資產。和胡潤百富榜的前兩屆首富黃光裕類似,上市讓張茵的財富瞬間膨脹。
今年3月3日,張茵旗下的玖龍紙業(2689.HK)在香港成功上市,并最終獲得了578倍的超額認購,募集資金38億港元。全球發售完成后,張茵家族持有玖龍紙業74.7%的股份,以IPO價格3.4港元計算,那么張茵家族的持股市值在IPO時就達到了105億元人民幣。
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時,玖龍紙業一度引發香港市場的認購熱潮,其中不乏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和嘉里建設主席郭鶴年等香港重量級富豪。當時,胡潤就已在推測,張茵“極有可能成為首位問鼎中國首富的女性”。
上市后,玖龍紙業股價一路走高。尤其是它在9月下旬公布上市后首份年報后,“公司實現純利13.75億港元、同比增長352.6%”的利好再度推高股價,沖高至逾9港元,使公司創造了上市后股價累計升幅超過2.6倍的輝煌戰績,張茵的身價再次急升。
按照玖龍紙業11日9.27港元的收盤價計算,持股74.7%的張茵夫婦名下資產市值已超過287億港元,而這還沒有計入她在美國的廢紙回收以及相關的運輸業務等資產。
女首富張茵本人依然雄心勃勃,在最近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張茵說:“在未來的一年,我們的年產量增加目標是由目前的330萬噸增加62%至535萬噸;到2008年,公司的產能將達到715萬噸,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包裝紙生產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