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創業:領先半步發家

黃光裕
黃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小時候,黃家家境清貧,最困難時,黃光裕曾拾過破爛、撿過垃圾。也因為家境困難,他16歲初中未畢業就輟學了,跟著20歲的哥哥從老家廣東汕頭北上內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那時他還叫黃俊烈)跟著哥哥黃俊欽,揣著在內蒙古攢下的4000元,然后又連貸帶借了3萬元,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在那里,黃氏兄弟先賣服裝,后來改賣進口電器。
“那時我也琢磨過做食品生意,但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沒達到那個程度;做服裝生意,有面料、季節性的講究,我也不太懂。而家電相對比較定型,我覺得自己做起來還比較合適。當時家電還是有貨不愁賣,就看你能不能進貨。”黃光裕在回憶當初創業情形時說。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店”的招牌正式掛出來了。盡管是有貨不愁賣,但黃氏兄弟仍然決定走“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而當時那個賣方市場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
黃光裕回憶說,其實當時有“逼”的成分。因為那時的商業機構大多是國有單位,有一級、二級批發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網絡,實力比他強,門路比他多。“作為一家個體企業要想辦法吸引來客戶,必須有自己的東西才行”,當時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銷。
低價策略為小小的國美電器店帶來了不少回頭客。不僅是薄利多銷,在貨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當時洗衣機、彩電等都是憑票供應的,要從非正規渠道得到這些貨,就要去想辦法。有時候,別人有好多好多產品,卻沒人來買,我就想辦法從他手里把貨拿過來。”為了尋找價廉物美的“好商品”,國美是不是和當時很多的家電零售商們一樣,從廣東番禺一帶販賣了一些走私貨,黃本人一直不正面回答,但坊間對此傳聞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樣,你不得不承認黃是一個商業天才。黃光裕和他的國美在這個市場上留下了很多痕跡,他首創的很多零售業拓展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行業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黃光裕第一個想到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當時國營商店對于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的層面,即使后來也有人想學習國美的廣告策略,但黃光裕已經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
很少的廣告投入為國美吸引來了大量顧客,電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貨一賣而光”。黃光裕乘勝追擊,陸續開了多家門店,“國豪”、“亞華”、“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面已達七八家。
為了避免“消費者看了廣告也不知到何處買產品”的情況發生,黃光裕說服那些用美金做產品形象廣告的外國廠家與國美合作打廣告,既讓廠家廣告開支得以減少,又讓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進而黃光裕又向廠家要求,贈予國美一些樣品作展示,并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柜,使顧客能看、能摸,現場就能買到。
1992年,黃光裕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將他旗下所持有的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
到1993年時,國美電器連鎖店已經發展至五六家。而黃氏兄弟財富增長后,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兩兄弟分家了,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如果說黃光裕是眾多廠家形容的零售市場的一個“價格屠夫”的話,至此,黃光裕初步打造了“國美”這把“屠刀”。
24歲的黃光裕和哥哥分家后,開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電零售王國,并從此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書寫他和國美的財富神話:1993年,黃光裕的小門面變成了一家大型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
“人與人之間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時是半步。” 黃光裕說。而正是憑著這領先的“半步”,黃光裕信心倍增,奮力拓展。目前,國美已經在全國88個城市開出330家門店,年內有望達到400家。
“我不是為了胡潤而存在”
日前,黃光裕就蟬聯胡潤百富榜榜首接受記者采訪時,心態十分平和地說:“這只代表社會對我們公司的一個評價。”“我從未計算過自己的身價——覺得算這個沒什么意義。其實,中國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對‘中國首富’這個提法也沒任何概念。”他說,今后會加倍努力,把國美集團繼續做大做強。
黃光裕坦陳,他并不喜歡此類排行榜曝光自己的財富,但他也表示不怕上榜,“因為這個榜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企業的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是為了胡潤而存在的”。認同李嘉誠的“商者無域”,黃光裕創業18年,鋪就了遍及中國的零售網絡。2004年6月,黃光裕在香港證券市場上的交易,令所有人瞠目。他讓市值只有2億元的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換股票據,掏出88億元來收購他全資擁有的國美電器65%的股權。這項收購之前,胡潤把黃光裕所有的財富定格在46億元,而此次交易,使黃光裕一舉躍居“中國首富”的位置。
“把國美的門店開到國外,這是我們一直在準備的事情。”黃光裕又恢復了以往淡淡的口吻。據透露,黃光裕正在考慮國美高層持股方案,但他自己決不放棄絕對控股地位。而按照國美集團的設想,到2008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如此看來,黃光裕的身價仍有很大升值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