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腿引發的話題
劉永行先站起身來在會議室里走了兩圈,看不出他的腿曾經被“修理”過。“但是兩年前我可不是這樣走的噢,到中央臺領十大經濟人物獎,我也是一跛一跛走上臺的。”他說。
劉永行在青少年時右膝受過傷,沒錢看病,留下了病根,后來辦企業后要各地跑,勞累過度,腿部受到更大損傷,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末已經很嚴重了。1996年他到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大醫院求診,醫生說他的右膝“全壞了”,除了置換膝關節沒有別的路,但因為他是名人,這位教授猶豫了半天不敢做這個手術,怕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第二年劉永行就到美國洛杉磯一家醫院去作檢查,1998年接近年底時在那里做了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很順利。但三天后是圣誕節,醫生護士要度假,他就出院了,住在兒子的宿舍里,他兒子正在洛杉磯留學——劉永行可真會省錢啊。
在宿舍里,他按照醫囑每天進行康復鍛煉,買了一張小床,將自己捆綁在床上,然后盡可能地伸曲膝關節。“那真是疼得要命,每一次下床,我的襯衫都像水里撈出來似的。但是腿部還是不能伸直,后來再去醫院打了石膏,石膏拆除后回國,發現問題越來越嚴重,伸直呈30度的樣子,彎曲也只能到60度。拖著走路,上下樓仍然很困難。我跟美國的醫生通過幾次電話,起初不承認,后來承認有失誤。”
這個時候,劉永行在中央臺的《實話實說》欄目里看到了張中南教授。當時他被崔永元請去做一檔關于醫患關系的節目,一個由他做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大娘說的一句話讓劉永行看到了希望,她說,張教授“以病人為中心,做完手術后用藥非常少”。
劉永行對記者說:“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與我們企業的理念相吻合,而且手術后用藥少說明醫生的水平很高,一切為病人著想。所以我就通過崔永元要到了張教授的電話。”
劉永行是謹慎的,跟張中南教授聯系上后,還利用到北京探親的機會,到他所工作過的醫院打聽,在病房里了解到許多病例及病人的反映,事后又通過他在北京的企業負責人進一步觀察。此時的劉永行確實有點猶豫。
最后他問張中南教授如果重做手術有多少把握,張教授自信地回答:“接近百分之百。”
張中南曾在90年代作為客座教授到美國阿肯色州大學講學,并在阿肯色州骨科醫院做過臨時執業醫生,做過一千多次膝關節置換手術和四千余次關節鏡手術,經驗相當豐富。他發明的長管骨骨折復位手術機器人還獲得了美國專利。
后來張教授到上海浦東長航醫院擔任院長,并新增了骨外科特色門診,慕名而來的病人特別多。劉永行決定不去美國,就在上海再“修理”一下自己的腿。公司核心層得知他的決定后非常吃驚,長航醫院只是一家二級醫院,在上海名不見經傳,把一條腿交給這樣的醫院,不啻是一次危險的旅行。“你缺錢嗎?”有人甚至這樣問他。劉老板當然不缺錢,“但我要節省時間,而且上海有不少大醫院都是我的后盾,風險不大。更堅定我信心的是張教授的醫術高明,他對病人的責任心和關愛。”
劉永行豁出去了
手術是去年年初做的,術后第二天劉永行就能下地行走了。術后用藥果然很少,每天兩片藥片,一片是扶他林,另一片是先鋒六號,很便宜的常用藥。劉永行的腿能伸直了,也能彎曲了,上下樓沒問題。“我又能全國各地跑了,每年我有40%的時間在外地,腿對我來說很重要。”他欣慰地說。
記者見到了張中南教授,談到具體手術問題時他說,“我發現問題出在兩個方面,一是安裝人工關節前骨頭少切了5毫米,導致腿伸不直,二是過度康復,導致膝關節不能充分彎曲。我切開后看到關節周圍粘連嚴重,疤痕很厚,當時我心里一樂,關節不用換了,既省了錢,也為他的二次手術留下足夠的基礎。切除了粘連部分,病人的骨關節處就有足夠的空間了。”
這次手術只花了2萬元。而上次在美國不甚成功的手術花了劉永行4萬美元,還不包括其他費用。有人勸說劉永行跟美國醫生打官司,按美國現行的法律,法庭一旦確認醫生手術失敗,醫生須按劉永行的個人資產和他從事的職業給予賠償,那會是一個大數目。但劉永行沒有吭一聲,他是一個厚道人。
劉永行在醫院也沒閑著,他悄悄地調查病人對張中南教授的看法,結果發現這里送不出紅包,骨科病人不需要家屬陪同,吃喝拉撒全靠護士護理。短短幾年里,長航醫院從一個虧損單位“咸魚翻身”,有盈余了。“這就是管理出效益,技術出效益。張教授事后跟我說起不用再換一個新的人工關節時,表情非常欣慰,這就說明他處處替病人著想。其實我是不在乎這點錢的,但他卻這么考慮,這說明他對所有病人都一視同仁的,是出自內心的。”
為了感謝張教授,劉永行撥出10萬元給張中南作為科研經費,他主持的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際骨關節病中心是國內的一流機構。在美國,每年置換膝關節手術者有30萬人,中國不到300人,美國有145個膝關節置換和膝關節鏡進修培訓中心,中國一個也沒有。中國骨科醫生99%沒有主刀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和關節鏡手術,即使做了,并發癥也較高,效果也不理想。但中國的類風濕關節患者非常多。
“為病人付出多一點,收費少一點,依靠科學管理和先進技術,就能創造良好的效益。這個理念我非常贊同。”劉永好說,其實這也是東方希望的價值觀。手術后劉永行將此事當作案例教育中層以上干部,把自己當作教材。“我一站就是三個小時,一點不累。”描述這個形象時,這位《福布斯》榜上富豪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