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投資房產只是王小姐的業余愛好,雖然初次投資她沒有賺什么錢,但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錦城花園這套房子她以138萬元買進,用于出租,月租為6500元,兩年后154萬元賣出
□東風廣場一套70平方米的兩房,買進價47萬元,先出租,一年多后出手賣了54萬元
□兩年多,王小姐一共買了四套房子,租金加轉手賺得的差價有50多萬元
投資高手
王小姐,香港人,在香港從事八年的藥材生意后,2000年底來廣州居住。由于對醫藥行業非常感興趣,2001年開始在廣州租鋪開藥店。2003年,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投資房產,兩年賺50多萬。王小姐主要精力集中在藥店的經營上,投資房產只是她的業余愛好,也是她作為養老的經濟基礎。
投資故事
第一次投資只打個平手
王小姐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后,香港經濟一蹶不振。1998年她放下了在香港的生意,決定到廣州尋找新的投資機會。這期間,王小姐發現在內地做生意,只會講白話還不行,于是決定先邊讀書邊學講普通話,為以后在內地做生意打下語言基礎。1999年底,她在中山大學旁的祈樂苑買了一套三房單元,目的是為了方便上學。
“我并沒有想買這么大的房子,因為我只想讀書的時候住一下,過渡后就賣掉的。只是當時沒有找到小戶型,我也只好買了大戶型。”她告訴記者,當時房子的價格是43萬元,她選擇了一次性付款。到了2002年3月份,由于要回香港處理生意上的事情,所以她只好把房子賣掉,價格為55萬。“我并沒有賺什么錢,因為當初裝修、買家具就花了我近10萬元。” 第二次投資“非常時期”吸納4套房
在談及自己的投資之道時,王小姐說她在香港長大,平時也一直投資股市,知道投資要“逢低吸納,趁高出手”這一規律。2003年,一場“非典”疫情全國蔓延,廣州樓市也進入低迷時期,很多人都不敢去看樓了,一些樓盤的售樓部更是門可羅雀。但現在回頭來看,面對目前一路飛升的樓價,大家都公認在2003年非典時期買房投資最劃算,而王小姐正好在這個時候撞了個好彩,趁低吸納了4套房。這一方面是她機緣巧合,另一方面也與她懂得投資之道有關。
第三次投資首選錦城花園賺24萬多
王小姐跟記者回憶說,在2003年3月,她突然接到自己一個做中介朋友的電話,說有一個比較便宜的房子要出售,肯定有升值空間,問她有沒有興趣買。由于是比較好的朋友,她也就決定跟他去看一看。
朋友介紹的那套房子是在錦城花園,建筑面積為157平方米的大房,王小姐覺得非常喜歡,當下就決定要買,價格為138萬元。當時,她考慮到手頭上的資金充裕,便選擇一次性付款。并將此物業用于出租,月租為6500元。
到了2005年,果然廣州樓價上升了不少。此時國家開始出臺房產新政,對房價進行宏觀調控。王小姐發現形勢不大好,于是決定把這套物業出手。今年3月份,這套房子以154萬元賣出。最后一算賬,兩年里共賺得24.78萬元左右。
第四次投資 雍雅園獲利10萬
接著在2003年5月,朋友又給王小姐介紹在德政路雍雅園小區內的一套72平方米二房單位,價格為47萬元,她當時覺得這個地段是市中心區,無論出租還是將來出手都不錯,不妨趁樓價走低時買下。這套房子買下后,王小姐就立即出租,月租為3000元。一年多后,她在今年4月份才把它賣出去,以56萬元成交,共賺得10萬元左右。
第五次投資東風廣場凈賺10萬多
2003年7月,王小姐乘勝出擊,還在東風廣場購入一套70平方米的兩房一廳單位,價格47萬元。先是用來出租,因為東風東一帶是寫字樓比較集中的地方,又是市中心區域,很多白領和公司職員都喜歡在這里租房居住,因此這里的房子租金回報不錯,王小姐說她那套房子的月租是3000元。
一年多后,她在今年3月份把它賣了出去,以54萬元成交,結果一算賬,賺得10萬多。
第六次投資美景大廈入賬11萬
王小姐說,她最后一次買房是在2003年9月份,在購入東風廣場的房子后,她又一鼓作氣在五羊新城的美景大廈購買了一套75平方米的兩房單位,價格28萬元。這里的情況與東風東也差不多,也是寫字樓比較集中的地方,南方日報社就在這一區域,很多公司的白領和報社的職員都喜歡在這里租房居住,因此這里的房子租賃比較活躍。
王小姐說她那套房子的月租是2000元。一年多后,她在今年1月份以38萬元把它出手,共有11萬元入賬。
最后收金四套房共賺得50多萬
王小姐說,兩年下來,她一共買了四套房子,租金加轉手賺得的差價,仔細一算也有50多萬元了。作為業余愛好,她認為投資房產果然回報不錯,不失為賺錢養老的一種投資方式。王小姐認為,從香港的樓市投資經驗來看,未來廣州的物業尚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因此她對記者表示,今后還會繼續投資房產物業的。
-投資精明眼
買樓如炒股
俗話說:大丈夫相時而動,買樓有時就跟炒股一樣,要有先知先覺。懂得判斷樓價走勢,這樣便能做到趁低入市,逢高出手,賺得一個可觀的價差回報。當然,要做到先知先覺,就需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的投資眼光。
-投資之道
新政前沒一成差價放租
新政前,我做投資的原則是在2年內轉手,差價不少于房價的10%。達不到這個利潤率就情愿出租;
新政后短線投資改長線
2005年5月,新政出臺,不足兩年的房產交易要繳納額外的5%營業稅。不過嗅覺靈敏的劉小姐早已察覺,所以在2005年前她就把所有的物業轉手賣出。“新政后,不排除兩年后的買賣差價出現大幅度提升,我會考慮做小戶型的長線投資。”劉小姐說。
-投資提醒
該出手時就出手
王小姐說,市場經濟就像大海中的潮漲潮落,有其自身的規律,所以搞物業投資就得審時度勢,能進能退,該出手時就出手,大市低迷時就要做一頭耐心的獅子,切不可急功冒進。
要懂得隨機應變
物業投資與炒股期貨相似,關鍵要把握好大市走勢的升跌規律,做出科學的判斷,有時要守勢待機,但要緊處還在于中途如發現市場有新的變化,就應該懂得隨機應變,變則活。
高回報隱藏高風險
房地產投資的高回報背后必然隱藏著高風險,就與“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提示一樣。投資者如果對這一點最基本的知識給予足夠的重視,那么投資決策時就會謹慎些。
-記者手記
房產投資考眼光
在樓價一路飛漲的廣州樓市,“房產投資難賺錢”的說法在這兩年來似乎已不合適了;相反,現在搞房產投資似乎沒有不賺錢的,問題只是賺多賺少而已。而從王小姐在2年左右的投資經歷來看,她能獲得成功的個案基本上都是在2003年的時候。由此可見,房產投資也如股市、期貨貿易一樣,大市走勢的影響是主要的,順水行舟易,逆勢而行則要冒很大的風險。
從王小姐的投資之道可以看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除需要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外,關鍵還在于自己對大勢的把握和未來的科學判斷,再來就是要考投資者自己的眼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