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小賣店起家六年攢二十萬
■理財故事
從每月幾百元勉強度日到擁有20萬元存款,如此巨大的轉變是如何實現的?
1998年,44歲的劉女士辦理了離職,當時孩子上高中,愛人收入也不高,一家人依靠每月幾百元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
1999年,劉女士通過親戚幫忙,投資萬元開起了小賣店,借助附近早市的優勢,薄利多銷,月銷售收入從最初的幾百元穩定上升至3000元左右,遇到春夏旺季,甚至可達四五千元。去掉生活花銷和經營成本2000元,劉女士每月將結余存成不同期限的銀行定期存款,3年后存款已達10萬元。
在小賣店經營進入穩定期后,2003年,在友人的建議下,劉女士開始轉入收益較高的企業債和可轉債投資。當時的憑證式企業債多以9個月短期債券為主,年利率高達5%,還有中獎機會,劉女士將小店每月結余先存入銀行,遇有企業債券銷售,再從銀行取出購買,至2004年底,她在銀行的存款變為20萬元。
昨日,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準備退休養老,想尋求一些穩定的投資。
■理財點津
理財師:陳文龍(上海浦發銀行沈陽分行)
如李女士一樣,很多人都是經歷了困境,才認識到理財的重要。
節儉的生活習慣是理財第一要務。無論是多么權威的理財書籍和專家介紹,首先談到的都是儲蓄的計劃性,如果想起來就存點錢,想不起來就可勁花,永遠也不可能有理財的成功。
重要的是要學會投資。李女士的成功關鍵在于她能夠不斷地根據形勢轉換投資領域,把自己賺的錢省下來,不斷投資在更高收益的領域。
培養大理財的觀念。理財不僅指投資,還包括養老、醫療、稅務、保險、家庭會計等各種各樣的知識。根據個人情況,盡早做好一生的財務籌劃,才是可取的理財觀。
建議大家能夠從這個故事中吸取寶貴的經驗,吸取李女士的節儉、投資、養老籌劃的過程與思考,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