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一:樹立堅強信念投資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工薪階層或中低收入者持有“有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觀念。普遍認為,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來的余財可理呢?“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仍是一般大眾的想法。
從我們多年從事金融工作的經驗和市場調查的情況綜合來看,理財應“從第一筆收入、第一份薪金”開始,即使第一筆的收入或薪水中扣除個人固定開支及“繳家庫”之外所剩無幾,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錢的聚斂能力, 1000萬元有 1000萬元的投資方法, 1000元也有 1000元的理財方式。絕大多數的工薪階層都從儲蓄開始累積資金。一般薪水僅夠糊口的“新貧族”,不論收入多少,都應先將每月薪水撥出 10%存入銀行,而且保持“不動用”、“只進不出”的情況,如此才能為聚斂財富打下一個初級的基礎。假如你每月薪水中有 500元的資金,在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拋開利息不說或不管利息多少, 20年后僅本金一項就達到 12萬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數目更不小了,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視。
當然,如果嫌銀行定存利息過低,而節衣縮食之后的“成果”又稍稍可觀,我們也建議開辟其他不錯的投資途徑,或入戶國債、基金,或涉足股市,或與他人合伙入股等,這些都是小額投資的方式之一。但須注意參與者的信用問題,剛開始不要被高利所惑,風險性要妥為評估。決不要有“一夕致富”的念頭,理財投資務求扎實漸進。
總之,不要忽視小錢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就自然驚人。最關鍵的起點問題是要有一個清醒而又正確的認識,樹立一個堅強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我們再次忠告:理財先立志———不要認為投資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理財從樹立自信心和堅強的信念開始。
觀念二:理財重在規劃別讓“等有了錢再說”誤了你的“錢程”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一輩子工作勤奮努力,辛辛苦苦地存錢,卻又不知所為何來,既不知有效運用資金,亦不敢過于消費享受,而有些人圖“以小博大”,不看自己能力,把理財目標定得很高,在金錢游戲中打滾,失利后不是頹然收手,放棄從頭開始的信心,就是落得后半輩子悔恨抑郁再難振作。
要圓一個美滿的人生夢,除了要有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外,也要懂得如何應對各個人生不同階段的生活所需,而將財務做適當計劃及管理就更顯其必要。因此,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何不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制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財規劃呢?
許多理財專家都認為,一生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任由“錢財放水流”,蹉跎歲月之后老來嗟嘆空悲切。
1、求學成長期: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為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物質所役。
2、入社會青年期: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較有事業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3、成家立業期:結婚十年當中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新婚族”,較有投資能力,可試著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爭取貸款,而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采取穩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
4、子女成長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于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運用。
5、空巢中老年期:這個階段因子女多半已各自離巢成家,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的理財目標是包括醫療、保險項目的退休基金。因面臨退休階段,資金亦已累積一定數目,投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者尚可考慮為退休后的第二事業做準備。
6、退休老年期: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若有“收入第二春”,則理財更應采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后”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采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并非人人可實踐,但人生理財計劃也決不能流于“紙上作業”,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若是毫無計劃,只是憑一時之間的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財富是靠“積少成多”、“錢滾錢”地逐漸累積,平穩妥當的生涯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于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打下安定、有保障、高品質的基礎。
觀念三:拒絕各種誘惑不良理財習慣可能會使你兩手空空
每個月領薪日是上班族最期盼的日子,可能要購置家庭用品,或是購買早就看中的一套服飾,或是與朋友約好去上一份“人情”……各種生活花費都在等著每個月的薪水進賬。
面對這個消費的社會,要拒絕誘惑當然不是那么容易,要對自己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具有完全的掌控權就要先從改變理財習慣下手。“先消費再儲蓄”是一般人易犯的理財習慣錯誤,許多人生活常感左入右出、入不敷出,就是因為你的“消費”是在前頭,沒有儲蓄的觀念。或是認為“先花了,剩下再說”,往往低估自己的消費欲及零零星星的日常開支。對中國許多的老百姓來說,要養成“先儲蓄再消費”的習慣才是正確的理財法,實行自我約束,每月在領到薪水時,先把一筆儲蓄金存入銀行(如零存整取定存)或購買一些小額國債、基金,“先下手為強”,存了錢再說,這樣一方面可控制每月預算,以防超支,另一方面又能逐漸養成節儉的習慣,改變自己的消費觀甚至價值觀,以追求精神的充實,不再為虛榮浮躁的外表所惑。這種“強迫儲蓄”的方式也是積攢理財資金的起步,生活要有保障就要完全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不僅要“瞻前”也要“顧后”,讓“儲蓄”先于“消費”吧!切不可先消費———盡情享受人生———等有了“剩余”再去儲蓄。
觀念四:沒人是天生的高手能力來自于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現代經濟帶來了“理財時代”,五花八門的理財工具書多而龐雜,許多關于理財的課程亦走下專業領域的舞臺,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的生活學習當中。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勤儉儲蓄的傳統單一理財方式已無法滿足一般人的需求,理財工具的范疇擴展迅速。配合人生規劃,理財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無慮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質和精神滿足。這時,你還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玩金錢游戲”,與己無關的行為,那就證明你已落伍,該急起直追了!
觀念五:不要奢求一夕致富別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
理財上的大忌:急于求成,“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缺乏分散風險觀念。隨著經濟的發展、工商業的發達和加入 WTO、國際市場的大開,國人的投資渠道也愈來愈多,單一的投資工具已經不符合國情民情,而且風險太大,于是乎有“投資組合”的觀念應運而生,既為降低風險,同時也能平穩地創造財富。
目前的投資工具十分多樣化,最普遍的不外乎有銀行存款、股票、房地產、期貨、債券、黃金、共同基金、外幣存款、海外不動產、國外證券等,不僅種類繁多,名目亦分得很細,每種投資渠道下還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若不具備長期投資經驗或專業知識,一般人還真弄不清呢。因此我們認為,一般大眾無論如何對基本的投資工具都要稍有了解,并且認清自己的“性向”是傾向保還是具有冒險精神,再來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量力而為”選擇較有興趣或較專精的幾種投資方式,搭配組合“以小博大”。投資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據個人能力、投資工具的特性及環境時局而靈活轉換。個性保守或閑錢不多者,組合不宜過于多樣復雜,短期獲利的投資比例要少;個性積極有沖勁且不怕冒險者,可視能力來增加高獲利性的投資比例。各種投資工具的特性,則通常依其獲利性、安全性和變現性(流通性)三個原則而定。例如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最高,變現性也強,但獲利性相對地低了;而股票、期貨則具有高獲利性、變現性佳但安全性低的特性;而房地產的變現能力低,但安全性高,獲利性(投資報酬率)則視地段及經濟景氣程度而有彈性。
配合大經濟環境和時局變化,一般說來,經濟景氣不良、通貨膨脹明顯時,投資專家鼓勵投資人增加變現性較高且安全性也不錯的投資比例,也就是投資策略宜修正為保守路線,維持固定而安全的投資獲利,靜觀其變,“忍而后動”。景氣回蘇,投資環境活絡時,則可適時提高獲利性佳的投資比例,也就是冒一點風險以期獲得高報酬率的投資。
觀念六:管理好你的時間勝于管理好你的金錢和財富
要占時間的優勢,就要積極地“憑空變出”時間來,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你輕松成為“時間的富人”。
盡量利用零碎時間:坐車或等待的時間拿來閱報、看書、聽空中資訊。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處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點一滴的時間,盡量利用零碎時間處理雜瑣事務。
改變工作順序:例如做飯時,先洗米煮飯、煮湯,再來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時,飯、湯也好了。稍稍改變一下工作習慣,能使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此種“時間共享”的作業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嘗試,而“研究”出最省時的順序。
批量處理,一次完成:購物前列出清單,一次買齊。拜訪客戶時,選擇地點鄰近的一并逐戶拜訪。較無時效性的事務亦以地點為標準,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節省交通時間。
工作權限劃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學習“拒絕的藝術”,不要浪費時間做別人該做的事,同事間互相幫忙偶爾為之,不要因“能者多勞”而濫做好人。辦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員都該一起分擔,上班族家庭主婦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書房、車子;小孩的房間、玩具要求他們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負責,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自我充實,做個“新時代主婦”。
善加利用付費的代勞服務;銀行的自動轉賬服務可幫你代繳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信用卡費、租稅定存利息轉賬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車勞頓與排隊等候的時間。
以自動化機器代替人力:辦公室的電話聯絡可以傳真信函、電子郵件取代,一方面可節省電話追蹤的時間,內容又有憑據,費用亦較省。而且傳真信、電子郵件簡明扼要,比較起電話聯絡須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題,節省許多無謂的“人力”與時間。
家庭主婦亦可學習美國婦女利用機器代勞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動單缸洗衣機、洗碗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電用品,可比傳統人力節省超過一半的時間,十分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