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里,全職太太除相夫教子外,就是享受生活。其實只要我們具有一定的理財意識,待在家中同樣可產生財富———不但肩負起讓家庭財產升值的重任,在關鍵時刻還能夠養家糊口。”這是王女士經過一年的精明理財,所總結出的生活格言。
丈夫一年無收入
王女士家住沙坪壩芳草地小區,今年31歲,曾在一家國企當出納。2002年有了孩子后就一直沒有上班,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
王女士的老公呂先生與另外三位股東一道,經營著一家禮品批發公司,每人年均能分到30萬—40萬元的純利潤。不過去年初的一次意外,讓公司全年收益都打了水漂。呂先生忙活了一年,卻一分錢沒有拿回家。
以前并無理財計劃
王女士一家三口每月開支大致為:孩子消費2200元(包括請保姆的費用)、水電氣物管費電話等雜費600元、生活服裝等費用2000元、繳保險費1000元。算下來她家年正常開支在6.9萬元左右。
“過去家里也沒有什么理財計劃,反正有錢就甩在銀行里,最多買點國債。”王女士說。
先對家庭資產摸底
可是在家中待久了,王女士也開始覺得無聊。
王女士偶然與一位在銀行從事理財工作的朋友聊天,她突然找到了“耍事”———制訂一份家庭理財計劃。
王女士先對家庭主要資產進行一次摸底:1.一套價值60萬元的自住房,在市七中附近還有一套面積約90平方米、市值30萬元左右的閑置空房;2.定期存款85萬元;3.購買了30萬元年收益率3.44%的三年期憑證式國債。
也就是說,在2005年初,可供王女士操作的投資資產包括:一套市值30萬元的閑置房和85萬元存款。
一年獲利7.3萬元
王女士首先將那套閑置房的資產“激活”———她花了5萬元對房子進行了簡單裝修,并購買了少量家具。很快這套房就以每月1400元的價格租了出去,并簽了兩年租期。這樣,這套房一年收益1.68萬元。
80萬元存款這樣安排:1.將3萬元改存為打個電話就可以取的“七天通知存款”,作家庭備用金,稅后實際年收益約390元;2.購買既可隨時變現,又可充分照顧家庭資金需求的貨幣基金10萬元,實際年收益2000元;3.57萬元購買了當時風險極低的兩只封閉式基金,結果年實際收益5.1萬元;4.10萬元購買了一個一年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年收益約2800元。
2005年王女士用105萬元的實際理財資產,獲得了約7.3萬元的收益,足夠一家全年正常開支。
專家點評
全職太太應主要投資低風險產品
對此專業理財師王萍認為,王女士能取得6.9%的高年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偶然原因。
2005年下半年,封閉式基金出現了多年未見的大漲行情。王女士所取得的收益大部分即來源于此。事實上,雖然封閉式基金存在無風險套利機會,也確實具有投資價值,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投資者應該將其作為理財組合中的一個品種,重倉甚至全倉介入是不可取的。王女士將70%的資金投入封閉式基金還是有點冒險。
王萍建議王女士,2006年應減少封閉式基金的投入,可加大對分紅類保險、人民幣理財以及信托等風險更低的產品的投入。
王萍說,理財和投資還是有差異的,因此全職太太們還是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行事。即便有再多的錢可以投入,如果操作不當,也會賠得精光,恐怕到時連全職太太都沒得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