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大房型租賃價格低迷引出 投資回報更大的日租房源入市 大房型租賃價格的低迷,正迫使越來越多的房源被分割出租,有些分割房源甚至進入了日租市場。根據上海房屋租賃辦公室剛剛公布的有關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樓市中大房型房源租賃價格整體下跌。與今年1月份相比,在一般商品房市場,7月份的三房租賃價格下降了0.17%;在高端商品房市場,7月份三房的租賃價格整體下降了5.7%。
大房型半年租金縮水10%
次新房供應量集中的地區,大房型租賃價格下跌幅度也較大。根據有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在一般商品房市場,普陀區、浦東新區、楊浦區均出現了比較集中的租賃價格下降,其中,浦東6個區域中有5個區域的三房租賃價格下降,降幅在5%-10%不等,金橋、上南板塊的三房租賃價格整體下跌了300元。在高端商品房市場上,陸家嘴和古北地區大房型租賃價格下降也比較顯著,其中,陸家嘴三房住宅租金半年縮水1300元,降幅達到10%,古北一些樓盤半年租金縮水4800元,降幅高達50%。
分割租賃達到收支平衡
大房型租賃價格的持續低迷導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借助于分割出租來平衡收支,群租現象在上海市區眾多新建小區內出現。根據有關調查,目前僅徐匯、盧灣、黃浦、浦東四區,就有數十個新建小區存在“群租”現象,有些150平方米的三房二廳內居住人口甚至超過了30人,平均每間房住6人。
借助于“分割出租”,投資者渡過了還貸“難關”。陳先生是一位樓市的長期投資者,目前樓市的租賃收益很難“養活”他的豪宅。他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套淮海路四房兩廳的房子,全裝全配整租的價格大概在15000元/月左右,但是如果分間出租,按每天180元至250元的價格出租,一個月的租金就達24000元,即使加上50%的空置率,一個月也能有12000元的租金收入,這筆租金收入與其每月還貸額持平。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顧峻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分割出租”現象的流行反映了樓市在房價和租賃價格之間的巨大落差,正常的情況下,房價應該相當于100-150個月的房租收入總和,但目前上海樓市中,很多新房的價格相當于50年房租的總和。另一方面,因為無法承擔交通和時間成本,普通收入群體需要居住在市中心,但市中心的房價是他們無法承受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群組”出現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而且越來越受到投資者和普通收入群體的歡迎。但不容忽視的是,這一租賃方式導致很多新建小區在管理方面遇到了挑戰。
日租房源也已悄然入市
“分割出租”正在各個新建小區中流行,而投資回報更大的日租房源已悄悄進入市場。昨天,某房產中介的程小姐向記者透露,她手中有多套物業可以按天來出租,價格絕對比酒店更具有競爭力。據其透露,位于徐匯區漕寶路的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每個房間有4—6個床位,可以讓十多個人同時入住。另有一間位于萬體館的公寓屬三室二廳,每間房間有20—30平方米,每間也可住4—6人,只要交100元押金和預定房租就可以入住,租金也可按天來結算,每天的租金為13元至21元不等。 程小姐表示,由于入住該房間的租金可以以日計算,租賃者多為來滬找工作的大學生。他們停留較短暫,一旦找到了工作和房子就會搬離公寓,也有一些人會常住。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與“分割出租”相比,日租租賃方式投資回報更高。以萬體館附近三室二廳的公寓為例,其租賃價格約為6000元,日租金大約200元,而按照日租的方式,每天的租賃收入最高可以達到630元。
作者:□晨報記者 林勁榆 實習生 劉軼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