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入大回報 不妨學學劉德華的投資理念
2006年,一部名叫《瘋狂的石頭》的國產電影著實火了一把,這部投資不到300萬元人民幣的小成本制作,取得了超過1600萬元的票房,被稱作“國產電影里程碑”。作為這部電影的投資方,劉德華隨后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他的演技,而是因為他的投資理念。 公眾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這次投資成功在四個方面展示出劉德華作為一名投資者的高素質:
首先,投資最需要的是眼光。
眼光其實是一種對投資的理解或哲學。所謂慧眼識金,并不是每個人見到金子都會意識到它的價值。2005年3月,在香港舉行了亞洲電影投資會,專供亞洲的年輕導演推銷自己,每人一間小屋,桌上放摞劇本,等著有興趣的投資商來挑。“石頭”的導演寧浩也帶著5個劇本去“練攤”,可惜一連坐了6天,一個劇本還沒推銷出去。就在他準備收攤時,劉德華來了。寧浩擺攤6天,從他身邊走過的投資人成百上千,可是沒有一個人意識到他的價值,這說明生出慧眼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后來知道,劉德華選擇投資對象的要求是:故事性強、通過審查和劇本精彩,這正是基于他多年影視圈打拼經驗得出的正確理念。在證券投資中,無數投資人在市場進進出出,又有多少人確立了正確的理念呢?
其次,投資需要正確的心態。
劉德華對于“石頭”心態是很豁達的,他在回答是否預料到這部電影賺錢時講,“任何一個生意,都不可能是沒開始就知道百分之百賺錢吧?我真不怕別人說我生意失敗。這次投資,我早有準備,賺到錢最好,賺不到能培育出新導演,就已經是賺了”。由此,可以看出對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是投資的必要前提。
在證券市場上容易犯的錯誤有兩種:一個是沒有風險意識,抱著賭博的心態做投資;另一種是極端畏懼風險,看到風險便裹足不前,一有風吹草動不惜代價割肉出場,殊不知根本就不存在不冒風險的成功。
再次,要組合投資。
這是對付風險的操作技巧,劉德華在選擇寧浩的同時,還選擇了另外6個導演投資了5部片子。這6部片子,只有《石頭》大賺,另有兩部小賺,其它三部不賺錢。證券投資也是一樣,組合投資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回避全部虧損的風險,防止一旦失手血本無歸。
最后,必須關注投資對象的盈利能力。
投資者可能無法確知投資對象能否賺錢,但至少要看到花你錢的人是不是真正做事情的人。寧浩固然有天生的幽默感和藝術天分,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做事業的執著精神,估計這才是劉德華所真正看重的。同理,我們應當認識到,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而投資基金則是投資基金公司的管理團隊,只有執著認真的團隊才能為投資者帶來安穩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