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買房子還是買基金 2007年,我們投資,該買房子,還是買基金(股票)?
自從去年股市出現大牛市行情以來,只要是手上有一點閑錢的人,只要是有一點投資理財意識的人,都面臨著艱難的選擇。不管是茶余飯后的閑聊,還是網絡觀點交鋒,這個問題,被越來越多的人在越來越多的場合討論著。
"挺房派"認為,歷史經驗表明,買房子穩賺不賠,而股市哪會永遠單邊上漲?
"挺基派"認為,溫州炒基團的瘋狂已經證明,股市盛宴是不吃白不吃的,溫州熱錢往哪走,哪里就是民間投資的風向標!
針對這個焦點話題,《金融周刊》集納了各方人士意見,希望能幫助大家破解2007年的投資困惑。
2007,基金的好日子還有嗎
采訪對象: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朱平
面對基民們持續高漲的熱情,朱平坦言自己壓力很大:基民堅信基金包賺不賠,義無反顧地殺進來,實際上是在逼迫股票基金在高位仍要大幅建倉,風險越積越大。股市長期會走牛,堅持長期投資的基民無需選時,但新入市的基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可能會面臨凈值損失的風險。
在朱平看來,散戶投入到基金中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從長遠來看,投資就一定能掙錢。投機不一定,就是開賭,是零和游戲。"但他同時也認為:"2007年,基金的日子可能不會太好過。我們給自己制訂的目標是20%。"朱平對自己今年的工作預測顯得并不樂觀。"沒有人知道,中國投資者的信心在將來會不會出現波動,而股市像現在這樣沒有風險只有收益的局面還能持續多久。"《南方人物周刊》
挺股派
2007年,還是棄房買股吧
目前,居民投資選擇中,股票和基金的贏利示范效應已經出來,央行數據也表明:儲蓄在減少,正向資本市場流動。一般情況下,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在6~8個月時間內很難再改變。
用不著擔心房價在2007年上升而誤了購房時機,更關鍵的問題是在現有的公眾投資工具選擇中誰的投資回報率更高,股市、房屋、基金、債券、期貨、匯率還是儲蓄;另一方面是居民對這些投資工具的熟悉和操控力哪個更強。在財富世界,什么東西漲價與否、漲幅多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自己最熟悉、最能控制風險的投資工具實現你個人財富的升值。
這里包括三個要點:投資工具、你個人對投資工具風險的掌控能力、你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可去操控投資工具。
如果你對金融市場及運作不熟悉或不夠自信,那只好選擇儲蓄、債券,最保險但財富貶值速度最快;實力強一點就選擇買房或商業養老保險,比較穩妥和保守的理財路線;激進一點可以根據自己熟悉的行業買點股票。
如果你自認為對所有投資工具很內行,那建議你買股票,放棄購房。2007年股票市場也許很刺激,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很高,看看石油市場就知道,現在石油從76元已經跌到53美元/桶,但誰敢真正做空?中國A股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判斷才能很好地在上升和下跌中贏利,而且相信贏利空間明顯大于房地產。當然,如果判斷失誤,估計會死得很難看。命在你自己手中。
所以,建議策略上還是選擇股票投資,暫時回避樓市,直至兩種市場的成本和風險趨于相同或國家住房保障制度啟動時再考慮購房會相對合理一些。(陸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