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0萬元家庭理財計劃
基本情況:
家庭狀況:三口之家(李蕓女士26歲、丈夫譚武30歲、女兒3歲,雙方父母在農村)。目前李女士在幼兒園工作,譚先生在莞自辦一家小型廣告公司,夫婦共同擁有一套價值20萬元的自住商品房。
固定收入:李蕓:2500元/月;譚武:6500元/月;月總收入9000元。目前已有存款:10萬元。
固定支出:水電等固定費用:525元/月;日常消費:1500元/月;雙方父母1000元/月;女兒費用:750元/月。支出合計:3775元/月。
保險說明:李蕓2004年參保20年分紅險,自付保費1350元/年。譚武2001年參保30年分紅險,每年2400元(由原公職單位負責)。
理財目標:
目前孩子在李女士所供職的幼兒園上小班,但三年之后就得另外擇校上學。譚武的公司剛起步,希望二年之內擁有一部15萬元左右的私家車。由于家庭收入有限,李女士欲利用10萬元存款進行投資,使其每年都能有穩定的收益,以滿足將來家庭的支出。
理財要求:
1:為孩子投保一份保險,以滿足將來的學費和意外醫療費用;
2:鑒于東莞每年的水澇和安全問題,投保一份家庭財產保險(家財險有固定利率);
3:為了應付日常開支,安排一定比例的活期存款;
4:有一定比例的投資(股票或者基金)。
財務狀況分析:
恒生銀行東莞分行首席理財經理王致祥告訴記者,任何一個理財客戶,理財師在充分了解客戶情況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客戶財務現狀分析,以上述情況為例,先制作李蕓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根據兩個表格,可以計算一些指標,并結合其理財目標和要求,提出理財建議:
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每月支出=100000/3887.5=25.72。這個指標反映,如果家庭收入來源突然中止,現有流動性資產可以維持多長時間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根據不同家庭情況,一般維持比例在3-6個月左右,因為正常情況下,臨時失業者在半年內一般都可以找到新的工作,維持家庭開支。李蕓家庭的流動性比率為25個月,可以分配大約7.5萬元(10萬元-3887.5×6)的儲蓄資金轉為持有其他資產,以獲取較大的資產增值。
儲蓄比例=贏余/稅后收入=61350/108000=56.81%。這個指標反映了家庭每年有多少剩余資金可以進行儲蓄或投資,在國外,因為消費意識較強,一般比率保持在5-8%,即提倡把賺取的金錢大部分用完,以保持高水平的生活;考慮到目前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以及李蕓家庭兩年內購車的計劃,建議李蕓家庭維持儲蓄比例在高水平上。
理財規劃建議
根據李蕓家庭的財務狀況和目標,王致祥結合目前的情況,提出以下建議:1、投保家庭財產保險,年支出為每年200元;
2、李蕓一家保持目前生活水平不變,一年時間可以積累6萬元左右資金,為使家庭維持較健康的儲蓄比率和負債收入比率(負債/收入,每年償還債務資金不應高于收入的四成)支付6萬元作為首期購買汽車,辦理汽車貸款9萬元,期限三年,月供2761.28元,加上維持汽車行駛的費用每月約1200元,購車后每月支出將增加約4000元。
3、李蕓應向所在單位申請購買“職工獨生子女醫療保險”。
4、對于孩子的學費問題,如果李蕓選擇讓孩子就讀私立學校,每年的學費、住宿、雜費等需支付2萬~3萬元,可以從家庭日常開支中扣除,李蕓一家也可勉強應付。
對于孩子上大學的費用,李蕓可以選擇在現有流動資金中設定一定金額(每年提取6000元左右)作為啟動資金。
5、針對李蕓提出的投資要求,按照李蕓家庭的狀況(三口家庭,處于積累階段,沒有投資經驗,未來支出較大等等)暫且判斷其資金投資風險類型為穩健型,即整體可用于投資資金的7.5萬元,以小風險投資為主,在市場向好,獲取高利機會提高的時期,采用穩健型基金(50%)+股票性基金(30%)+股票(20%)的模式,將80%資金分配到歷史業績優良、信譽良好的明星穩健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上,再將剩余的20%資金直接投資于大盤藍籌股,預計整個組合獲取10%左右的年收益率。
理財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理財規劃是理財師與客戶互動配合,動態跟進的一個過程。李蕓夫妻現有的保險主要在20~30年后產生利益,屬于養老用途,但夫妻雙方的醫療、意外保險尚未安排,應當及早考慮。
資產負債表: 單位:元
資產 負債
固定資產 200,000
流動資產(儲蓄) 100,000
總資產 300,000 總負債 0
凈資產 300,000
現金流量表(年度): 單位:元
收入 支出
李蕓的收入 30,000 水電費 6,300
李蕓丈夫的收入 78,000
雙方父母 12,000 日常開支 18,000
女兒費用 9,000
保費支出 1,350
總收入 108,000 總支出46,650(3887.5元/月)
盈余 61,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