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中天置業蔣飛的跑路,是因為擴張還是管理不善,但是因為炒樓資金鏈出了問題卻是其主要原因。既然一個在深圳前五強的中介公司,這么大規模的參與炒樓,也就不難設想其他的中介公司好到哪里處。好在中介公司影響的只是二手樓,對樓市全局影響不大,但也足以讓深圳地產股持續暴跌。那么,我們換位思考,如果深圳一家大的地產商老板資金鏈出了問題而攜款跑路呢?現在看來,只要沒有什么成交的局面繼續下去,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把中天置業的倒閉看作是樓市崩盤的信號,固然不太妥當。但這件事的本身,確實像用麥芒在堅硬的泡沫上刺了一下,引發了房地產界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個時候,固然有寒冬論,回暖論,也有拐點論和泡沫論。我是支持拐點論和泡沫論的,也就是說,樓市不可能回暖,因為這個時候并不是樓市的冬天,又何談回暖呢?
用氣候來比做中國的樓市是不恰當的,因為這兩年的中國樓市其實是一個龐大的賭場,與氣候無關。就賭博的人來講,贏得額頭放亮,兩眼發光,合不攏嘴,那也只是一個賭徒?墒牵瑒e忘記了是賭徒就有輸的時候,而輸個凈光后呢?我們讀過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里面活靈活現的描述了一個賭徒的樣子,想必就不用我在這里再作描述了。蔣飛,只是眾多賭徒中的一個,好在他腿腳快身手好,一跑跑到了新西蘭,悔過去了。但畢竟還有跑不掉的。。。。。。
北京中大恒基董事長,上海新世紀懿城董事長不是都沒跑掉嗎?我們姑且不論,他們將給中國樓市帶來什么,因為這樣的事將會越來越多,原因很簡單,中國樓市的瘋狂導致的一切非理性已經種下了很多惡果。無視這種惡果的存在,就不利于修正樓市的方向,更不利于促使中國房地產的健康發展。
我說中國樓市正在慢慢走熊,是相對前期的瘋狂而言,姑且借用股市上的說法,股指往上漲被稱作牛市,那往下跌就被稱作熊市了。這種比喻是否恰當,我們可以商量,但是,房價的理性回歸,卻不由我們來商量了。不能說前期漲多少,現在就要跌多少,但是,長期的陰跌卻是誰也扭轉不了的,因此,我說中國樓市在慢慢走熊。
從政府層面來說,溫哥在新加坡的講話,昨天的政治局會議以及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基本上已經給中國的樓市定了一個發展的基調,確定了一個大的方向。盡管我對政府的執行力一貫頗有微詞,但是,那只是快慢的問題,是速度與效率的問題,不是對和錯的問題。中國政府將發展商品住宅的方向修改為發展民生住宅的方向,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是對前期房價猛漲的斷然否定,是深得民心的偉大舉措,而且,中國的經濟已經有能力解決民生住宅問題,這叫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而經濟基礎又反過來作用于上層建筑。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說,中國政府將會不惜一切代價緊縮銀根,抑制通脹。不可能任由房價飛漲帶動水電油氣的全面漲價,而最后由銀行來背這個黑鍋,這種由銀行做冤大頭的時代早就過了,所以,這次國務院督察組第一個查的就是銀行。那種指望明年房貸重開,帶動房價進一步上漲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是脫離現實的夢幻。再者,有跡象顯示,中國央行可能聯手歐元,一起抵制美元的貶值,因為從目前來講,人民幣還處在弱勢,但聯手歐元,將改變全球貨幣格局,不由你美元說貶就貶。這樣一來,所謂不動產的保值升值,房價還將大漲二十年等等鼓吹泡沫的言論不攻自破。
很多泡沫的鼓吹者老愛拿中國的人口說事,就深圳來說,這些人甚至認為香港人都會來深圳買房子,最近看見萬科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聞,王石說吧)的一段講話,香港人來深圳買樓的只占總銷售的8%。2004年,我在深圳報業集團工作時,那時深圳的口徑是1600萬人。時過三年,現在還有誰敢公開說,深圳有1600萬人?如果真有確切的數據,我想深圳的人口正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一定不小。中國的其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也沒見這幾年人口猛增的報道,就是一些三線城市和縣城人口也沒有所增加。分析起來,中國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經過了買房的階段,剛性需求其實已在下降。
真的不要再奢望房價還會再漲,促使房價上漲的動能基本消失。如果,我們理性的面對現實,那就是一句話:中國的高房價時代正在結束。未來,民有所居將成主流,而已經漲起的房價將有一個長期陰跌的過程。對某些人而言,這種過程是痛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