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以下的買理財產品,50萬以上的有“錢管家”服務
■做客嘉賓:董勇 年齡:28歲 職業:廣告策劃 如果你的銀行存款有個三四十萬,每年的家庭收入在15萬到25萬,便被投資公司列入“上班富”一族。董勇便屬于這一行列。
董勇平時工作繁忙,根本沒時間考慮投資問題。直到有一天,45歲的同事宣布提早退休,才不由考慮起自己的未來。
一般而言,10萬以下的客戶多半滿足于購買一兩只理財產品。50萬以上的客戶,可以享受銀行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接受專家一對一理財。董勇整理了銀行全部存款,剛好30萬出頭,這個數字屬于不尷不尬。 診斷: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資金實力,加大了尋找合適理財機構的難度。事實上,目前市場上部分銀行貴賓門檻進行了分層。比如浦發卓信理財,門檻定為30萬。工商銀行理財金賬戶門檻20萬。 支招一:激進投資 迅速積累財富
工商銀行三八支行CFP曾晶支招:“上班富”一族多半是年輕人,通常預期收入增長、承受風險能力較強。這一階段,迅速積累財富很關鍵。建議多關注高收益、高風險產品,比如股票、股票基金等,配比可達50%。因為資金實力尚不強大,可重點投資2~3只風險產品。
年輕人隨時面臨結婚、生子等,需留足備用金,一般為積蓄的5%~10%。此外,要普及理財知識,自己形成一定理財觀念。 支招二:做好規劃,避免“下班負”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武漢分行AFP理財師陳奇:“上班富”很容易變成“下班負”,因此要做好兩個規劃。一是職業生涯規劃,包括深造、兼職打算,升職預期等;二是財務生涯規劃,明確理財目標。弄清自己打算在哪個領域投資,期望達到何種生活品質。建議5年一個周期分步實現。
同時,要了解自身風險偏好。以進取型為例,采用竹筍式組合,追求財富成長。竹底15%~20%資金確保穩健、流動性。可投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40%~50%資金為中部環節,可投資穩健型基金、偏股基金、較安全的銀行理財產品;竹尖風險投資占比20%~30%。B股、封基、指數基金;黃金和收藏,可從中選1~2個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