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人人想。沒有財富的人在尋找財富,有了財富的人想守住財富。不過,在我們現在這個市場經濟社會里,人們光靠“尋找”和“守住”財富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還需進一步開發人的“財商”,在財富面前少搗“漿糊”,走出“十大”打理財富的誤區,才有望成為一名既會“斂財”又會“理財”的高手
一是有錢才可談理財投資。許多人以為自己錢不多,可以暫時回避理財問題,實際上理財投資沒有門檻,錢少有錢少的投法,錢多有錢多的投法。在國外,金融品種繁多,既有長線的,又有短線的,不過投資理財還需從定期小額投資開始,才是成功理財之道。
二是無債一身輕。我們中國人素有“萬事不求人”的古訓,不到萬不得已不愿張口借錢,但借與被借之間還缺少信用記錄。然而,現在經濟社會證明,適度負債可以在經濟安全的情況下,加快財富的積累,因此要學會借雞生蛋,借錢生錢。
三是不聽他人自助理財。毋庸置疑,我們生活中不少人是現代經濟社會的理財盲,他們談到錢羞于啟齒,特別是對聘外人理財存有戒心,還未真正認識到理財顧問業是社會專業分工的必然結果。因此要善于借助專業理財顧問的幫助,這是一種雙贏策略。
四是勤儉節約和大肆揮霍并存。人們對賺第一桶金極為重視,甚至苛刻自己的正常生活,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進行投資,然而拚死拚活賺來的萬貫家產,卻在短期內大肆揮霍殆盡。因此需要平常心理財,在財富面前坦然自若,不能“今天有錢今天醉”,在生活和消費中,注意適可而止。
五是有財怕露富,窖藏最安全。我們中國人講究“悶聲大發財”,許多人喜歡把錢或金銀珠寶悄悄地存在家中或保險箱中,還怕別人知道借錢吃大戶,這首先造成家庭“通貨膨脹 ”的一種損失,實在是一種下下策。退一步說,有錢不如放在銀行里存款生息,生活中可以保留適量現金。
六是目光短淺和暴富心理。生活中,很多人常常采取一種有水快流,有錢快賺,落袋為安,干一錘子買賣,最后導致自己全面的信任危機,這種情況在生意場上屢屢發生。賺錢一定要著眼于長遠,斂財也要有耐心。
七是缺乏心理準備。許多人要追求達到一個目標,受示范效應的影響較大,容易跟著潮流走,但在投資市場上往往是擊鼓傳花,最后承接者就是十足的輸家。其實,人們更應該認定自己理財目標和投資理念,對投資風險和收益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