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信用卡消費曝出“驚天漏洞”的消息滿天飛。據稱,僅僅通過信用卡的CVV碼(俗稱“后三碼”),不需提供實物卡和密碼即可消費。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信用卡用戶的廣泛關注,也讓廣大信用卡用戶“談碼色變”。對此,記者采訪了多家銀行的專業人士,獲悉所謂的信用卡“驚天支付漏洞”其實并不可怕。
■案例
“支付漏洞”致用戶莫名被消費
來自石景山區的王小姐告訴記者,4月7日,自己收到短信稱信用卡完成消費3000元。王小姐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她的卡沒有丟失,同時自己也沒有或借給別人使用。詢問銀行客服部門才知道,只要消費者提供銀行卡號、卡的有效期和背后的三位數字,核對一下個人信息就可以消費了,不需要實物卡也不需要密碼,王小姐表示非常吃驚。
記者為此致電攜程旅行網和藝龍旅行網,雙方客服人員均告訴記者,通過信用卡購買機票需要提供的信息是:卡號、信用卡有效期、“后三位”驗證碼、持卡人身份證號即可。
據悉,持卡人在非實卡消費場合,如預訂機票或者境外的酒店時,僅需提供卡號和背面的三位數字,核對個人信息后即可消費。由于相對信用卡密碼,信用卡的“后三碼”以及持卡人的個人信息都比較容易取得,所以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這一現象現在被稱為信用卡的“驚天支付漏洞”。
■銀行
預防舉措讓支付漏洞不可怕
記者先后咨詢了多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對于利用“后三碼”盜刷信用卡的案例,對方都表示沒有先例。某銀行的工作人員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持卡人在一些不規范的境外購物網站刷卡購物或預訂機票、酒店導致的。據悉,信用卡背面的“后三碼”是網絡交易的要件,得到信用卡卡號、有效期和“后三碼”后,即可上網刷卡消費,視同本人交易。由于任何發卡行的密碼都只適用國內,在國外網站刷卡是不需要密碼的,所謂的“驚天漏洞”正來源于此。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對于信用卡的這一所謂的“驚天漏洞”,廣大持卡人并不需要過于緊張。由于發卡行一般都有消費告知業務,會以短信等方式告知持卡人消費情況,所以持卡人一旦發現異常消費記錄后應及時致電銀行反饋,通過銀行后臺對消費情況進行核實。此外,在網上購物時應盡量選擇有一定知名度和誠信度的網站。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表示,在國內持卡消費時,如果信用卡持卡人不放心,怕信用卡被他人盜用可不設密碼,選用簽名消費,這樣在一定時間內一旦出現賬戶的資金被盜用,責任由銀行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