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們對于2009年下半年公司人如何進行投資的建議。像以往一樣,《第一財經周刊》每隔半年會收集多個銀行和基金的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并綜合自身看法,對投資情況作出比較淺顯的描述和預測,希望對公司人的投資會有一定幫助。 經濟:通脹和通縮
經濟形勢是通脹還是通縮局面,這對公司人的投資選擇非常重要。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作出過通貨膨脹期間的投資建議,也作出過通貨緊縮期間的投資建議,這有點令人難堪,但是真的,世界經濟似乎擺動在這兩種劇烈的情況之間。
2009年上半年,中國的CPI和PPI都呈現負增長,上游企業生產過剩狀態明顯,就如同中國的某位財經高官所說的,我們大部分的行業都供過于求。
但是從去年宣布4萬億刺激經濟的基礎建設投資計劃以來,政府開始期望商業銀行貸款,在今年第一季度,共有4.58萬億元貸款流出銀行,幾乎相當于去年全年的新增貸款的總額,這種經濟刺激使中國流動性急劇擴大。最新數據顯示,過去的半年中國經濟在進出口不利的情況下內需繼續增長,這大大降低了經濟大幅減速、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走出衰退的經濟體。
但是流動性急劇擴大也帶來了另外的問題,信貸過度擴張的直接后果是通貨膨脹。中國上半年的信貸擴張過快,實體經濟無法容納突然增加的巨額新流動性,而銀行又不愿貸款給下行周期中的工業項目、出口行業或中小企業,導致熱錢急劇增多,今年下半年很可能出現資產價格上漲的情況。
面對可能出現的資產泡沫問題,貨幣政策會出現兩難局面,今年下半年央行很可能對流動性進行一定程度的收緊。 股市:"V"或"W"
在2008年底的測試中,有55%的基金經理認為2009年中國A股將由"熊"轉"牛",真不容易,他們總算說對了一次,至少在上半年看是這樣的。
就像前邊我們說過的,2009年上半年,中國信貸量猛增,而猛增的信貸量并沒有完全進入實體經濟。例如,在第一季度新增信貸額為4.58萬億人民幣,而其中1.8萬億元是短期信貸,相信其中有不少一部分進入了資本市場。
在中國上半年企業數據并不樂觀的情況下,中國A股指數卻上漲了40%多,這讓一部分年初投資于資本市場的公司人賺了不少錢。但說實話,這種增長速度有點太快了,但是由于資本市場賺錢效應對擴大內需的提振作用,政策當局料想將在不過分打擊市場積極性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調整。在6月到7月間重新開始IPO還是比較適度的,將要在7月份開始的創業板市場也將分流一部分原來A股市場的資金。在今年下半年,信貸口徑可能會適度收緊,這對A股快速上漲都能起到制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