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翔終于又站在起跑線了!(圖片來源:資料圖)
此時距離去年北京奧運會悲情謝幕,已經399天了。作為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的壓軸大戲,翔飛人無疑是昨晚國人關注的焦點。盡管名列第二(成績13秒15,美國選手特拉梅爾奪冠)的成績并不算十分理想,但英雄復出總是讓人振奮的,翔迷及體壇江湖如同喝了興奮劑一樣,再度燃起了無窮期待。
也許是職業敏感使然,作為財經媒體人,撇開競技體育的驚悚數字,筆者似乎更加關注的是:以財經視角看,翔飛人復出到底利好了誰?
在昨晚跑完那110米之前,復出之于劉翔本人,并沒有實質性經濟利好。劉翔復出首戰沒有一分錢出場費。不過,沖過終點后,利好恐將接踵而來。回想劉翔在鳥巢撕下號碼簿的那一刻,傷心的不止中國體育迷,還有在他身上大把大把砸銀子的廣告商。總有企業存癡情,雖不啻玩一場大賭博,仍一直力挺劉翔。現在,飛人歸來,廣告商們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代言費無疑也將成為劉翔和翔之隊的滾滾財源。
出場的劉翔沒拿到錢,但場外人卻大賺一把。從劉翔宣布將復出的9月12日起,蟄伏的“黃牛黨”就開始群情激奮了。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黃牛”在第一時間內就囤積大量低價門票。一樣的賽事,不一樣的票情。去年的上海黃金大獎賽,盡管有牙買加飛人烏塞恩·博爾特助陣,由于劉翔的缺席,門票暴跌到10元都賣不出去。而今年1380元和980元的高檔票基本售完,一些中低檔門票賣出八成。成群結隊的黃牛黨,盡管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之過,但他們的興奮和冷淡卻是商業賽事的一塊試金石。
“黃牛”是大賽的試金石,大賽也是劉翔人氣的試金石。9月11日,博爾特宣布取消亞洲之行,不參加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這給信心滿滿的賽事組織者當頭一棒。沒有了博爾特,票房怎么辦?
24小時后,劉翔宣布將在家鄉復出,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無論是在綜合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主動復出,抑或應有關方面請求出場,翔飛人已經客觀上對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起到了救場作用。因為無可厚非,所以我們不必諱莫如深。從這一點看,賽事主辦方似乎成了翔飛人復出的最大受益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