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黃金漲就能賺
“黃金漲了,黃金掛鉤產品不一定就能掙錢。”石端義強調。
結構性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設定一個漲跌區間,達到一定幅度標準,才能實現收益。對于黃金掛鉤類理財產品來說,會為黃金價格設定一個幅度,不低于或不高于某個價格,才會給投資者一定收益。
以農行今年1月19日發行的2010年第1期“‘金鑰匙?匯利豐’黃金掛鉤B款”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是6個月期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產品認購規模為5億元,到期收益與上海黃金交易所9995黃金價格掛鉤。
該產品期初金價確定為251.60元/克,這一價格是前一交易日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5品種收盤價。金價波動下限、上限分別為214.94元/克及262.38元/克。
產品設計說明書顯示,從產品起息日至到期日間,倘若金價曾高于或等于上限,投資者可獲3%年化收益率;金價曾低于或等于金價下限,則獲得0.36%年化收益率。倘若黃金報價從未低于或等于金價下限,同時未高于或等于金價上限時,投資者可獲得的年化收益率為:產品年化收益率=14%×(期末金價-期初金價)/期初金價+2.4%。
到了5月7日,Au9995以258.50元/克開盤,最高達到264元/克,報收于263.78元/克,由于當日價格已突破上述理財產品上限,該款理財產品提前鎖定3%的最高年化收益率。
農行的該款產品突破了設定的條件,使投資者獲得了3%的最高收益。“但經常有未達到條件的,比如此前有款產品設定條件要求,一年以后黃金漲幅達40%,投資者能拿4%收益,結果最后未達到條件,投資者只拿到百分之零點幾的收益,還不如活期存款利率高。”石端義建議,如果投資者看好未來黃金走勢,不如買實物黃金或紙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