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市場利率在春節前飆升,1天和7天期回購利率曾持續高于8%,而在銀行被迫高息融資的同時,一些個人投資者卻通過間接參與國債逆回購賺得最高達16%的年化收益。
本報記者近日獲悉,一些券商營業部開始向個人投資者大力推介國債逆回購業務,稱之為弱市時期的最好投資品種。“保本保息,期限靈活,操作簡單,有1、2、3、4、7天等多品種選擇,利息可5倍于活期存款。”一券商在發給客戶的宣傳信息中如此描述該業務。
債券回購意外走俏
原本根據央行規定,非金融機構、個人不得參與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不過,個人投資者可參與交易所債市的質押式回購,即交易雙方以債券為權利質押所進行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
“我們對個人投資者一般只做逆回購,因為正回購是要自己手中有券的,多數投資者都不符合,逆回購則簡單得多,手中有10萬以上的資金就可參與。”前述客戶經理表示。
據其介紹,個人投資者參與國債逆回購在操作上和買賣股票相似,不過只能點賣出,輸入代碼以及融券數量,競價撮合成交即可,資金門檻為10萬元。“本金和利息在交易期滿當天即可到賬,但與股票交易一樣,到賬當日資金還不能轉存銀行,要到第二日,不過當日可做其它交易。”
“這個利息每天也是根據資金供需情況浮動的,在沒有新股發行、存款準備金率變化等擾動因素的情況下,波動不會很大。但在月末、季度末以及年末這些時點上利息會很高,平時的話周四的利息會高一點。”上述客戶經理說。
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國債回購主力品種是1天國債回購(代碼:204001)和7天國債回購(代碼:204007)。2月17日恰逢周四,上午11:25時,上證所1天和7天國債回購利率分別達到3.2%和2.9%左右,遠高于0.4%的活期存款利率,意味著投資者當日參與交易,次日即可獲得3%左右的年化收益。
“以前我們沒怎么向客戶介紹這個業務,主要是股市好的時候,相對而言做債券逆回購的收益并不高,對投資者也沒什么吸引力,但最近市場不好,而且我們預計上半年都不會太好,相對而言投資者從這種交易上獲得的收益可能會更高。”上述客戶經理表示。
不過,債券逆回購交易手續費不高亦是券商此前態度不積極的因素。“比如做1天期的逆回購交易,10萬元才收1元手續費,7天期的也只有5元手續費,與股票交易的手續費相比低多了。如果不是股市成交低迷,券商現在也不會大力推廣這個業務。”一業內人士透露。
短期理財產品遜色
市場人士預測,上半年資金市場利率維持上行態勢不變,未來半年7天回購利率均值可能在3.0%~3.2%,意味著個人投資者參與國債逆回購仍有不小的“甜頭”可賺。
國債逆回購交易若得到更多投資者青睞,無疑將分流一部分銀行存款。每逢月末、季末和年度末是各家銀行大力吸存的關口,給予高額返點幾乎已成常態,萬分之五甚至萬分之八的返點率亦不罕見,不過與同一時段國債逆回購交易的年化收益相比,吸引力亦大大下降。
此外,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亦將受到一定沖擊。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已經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主力,而據普益財富的統計數據,1-3個月期限的債券和貨幣類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僅為3.26%,7天以下的則多不到2%。
不過,普益財富研究員肖芳認為,“國債逆回購業務是不是能夠對短期銀行理財產品造成沖擊,還要看它是不是能夠做大以及能否持續,畢竟銀行理財產品已經發展了十幾年,不會輕易被替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