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是人生理財的重要階段,安排不好就會直接影響晚年幸福。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陷入了理財誤區。在多年的理財實踐中,我成功地繞過了五種老年理財“雷區”,從而實現了科學、安全的理財。
雷區一:輕信
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靈,在理財過程中很容易輕信他人,上當受騙。生活中,我遇到過多種騙人伎倆:有用過期作廢和造假的外國貨幣騙老年人認購的;有用廢棄、不可兌換的有價證券騙人的;有多人串聯,“組團”演“雙簧”騙人的;還有用假古董來騙老年人購買的,等等。去年春天,我家附近來了一伙出售“秘魯幣”的人,聲稱用100元人民幣即可購買五張“秘魯幣”,到銀行可兌換人民幣350元。“秘魯幣”平時極少見到,有些老年人就聽信了騙子的謊言,買了好些“秘魯幣”。結果到銀行兌換時被告知,這些“秘魯幣”全是假的!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給我敲響了警鐘。因此多年來,不管遇到哪種騙術,我都沒有輕信,“我的錢我做主”,從而避免了很多破財機會。
雷區二:貪利
近年來,社會上以高息為誘餌的“非法集資”現象屢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貪圖高利而上當受騙。老友劉某聽說某企業以高于銀行利息三倍的“高價”吸收社會閑散資金時,便背著家人把自己積攢多年的5萬元養老金交給了那家企業。結果半年后得知,那家企業玩的是“高息騙股”的把戲,已經席卷集資款“蒸發”了!5萬元養老金全部打了水漂,老劉急火攻心,住進了醫院,送點送了老命。血的教訓使我認識到:社會上出現的“高息騙股”現象,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貪利的心理。因此,對于這種非正常的“高息”現象,老年人一定要謹慎,越是“高息”,是陷阱的幾率就越大!去年5月,有人找到我,聲稱融資利率高達30%,我當即拒絕了。事隔3個月,那個人果然因涉嫌詐騙而被警方抓了起來。我經常告誡周圍的老年朋友: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旦有“餡餅”從天而降,那不是“板磚”便是“陷阱”!
雷區三:擔保
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礙于面子而為他人提供經濟擔保,最后把自己“套”進去的事。我的胞弟住在農村,2009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讓他用家里的儲蓄存單,為村里的幾個想發展棚菜生產的貧困戶擔保,辦理銀行小額抵押貸款。弟弟礙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萬元存單做了抵押。結果秋天還貸款時,那幾家貧困戶因不懂技術而賠了錢,根本無力還貸,于是,銀行依法凍結了我弟弟的存款。弟弟有怨無處訴,有苦無處說,氣得大病了一場!這件事讓我看清了:老年人不能輕易給別人擔保。老年人本來兜里的錢就不多,再冒風險為他人擔保,無異于“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這幾年,找我作擔保的人和單位也有,我基本都拒絕了,因為我覺得,在“看不準”、“摸不透”的情況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最安全的理財方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