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高傅2011胡潤上海財富白皮書》的發布,葉立培、劉益謙、江南春,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再次進入公眾視線。這三人以合計325億元的身家榮登上海本土富豪榜前三。**********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還原他們的奮斗歷程后不難發現,這些上海本土富豪們的致富軌跡大多為:先從股市、房市起家,做大后再向實業滲透,實現了從投機到投資的蛻變。
35%發家靠炒股炒房**********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該報告顯示,上海經濟和地產的快速發展,造就了每175個人中就有1個是千萬富豪。據統計,上海地區千萬富豪人數已經達到13.2萬人,比去年增長8.2%(1萬人)。其中億萬富豪7800人,比去年增長6.8%。**********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上海千萬富豪人數的增長,主要是因為2010年上海GDP增長了9.9%,以及房價的上漲,尤其是高端房價的漲幅更是主因。根據今年4月英國萊坊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上海高端房產的價格比去年上漲了21%。
數據顯示,有35%的千萬富翁是靠炒股或炒房發家。其中,炒房基本是在10年前,炒股平均是在7年前。那時,全國房價尚未駛入“快車道”,股市也正處大熊市末期、大牛市啟動前。**********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身家100億的劉益謙,就是從小散戶走出的大富豪。1990年,上海為股狂。雖然對股票一無所知,但強烈的財富欲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位,買入了100股豫園商城原始股。生命中的第一只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點。1991年,他的1萬元變成了100萬元。
曾是一名數學老師的葉立培,在1989年房地產價格開始滑坡的時候,大膽地進行了地產投資。統計顯示,上海地區房地產行業、金融與投資行業創造富豪的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房地產行業上榜富豪最多,有46位,占到30%的比例。
一手抓實業一手玩藝術**********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如果說第一桶金多少來得有些意外、有點幸運,那么接下來的財富路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富豪們由投機向投資轉變的過程。
大多數精明的富豪用第一桶金孵化出一個個精彩的資本故事,并且轉向投資實業。不僅如此,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玩起了藝術品。市場人士指出,藝術品本身所獨具的不可復制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藝術品是一種稀缺的投資資源,其保值和增值的穩定性較強。據了解,今年上海億萬富豪人數增長的一大原因,就是不少富豪投資了藝術品,藝術品的升值直接帶動了富豪們身價的上漲。
作為收藏大家,劉益謙僅這兩年用于購買藝術品的資金就將近30億元,而國內跟他同水平的藏家不下十位。根據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10中國私人財富白皮書》,民營企業主是投資藝術品的主力人群,其次是企業高層經理人。資產規模在1億至5億元的超高凈值人群投資藝術品的最多,其次為資產規模在1000萬至5000萬之間的人士。**********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從股市、房市、實業直至藝術品,富豪們一直都在不斷尋找著投資渠道。他們的致富故事給我們的投資啟示是:我們身邊并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現財富的眼光。只有善于捕捉投資機會,欲望與理智并存,懂得進退有度的人,才適合在市場長期生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