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籍善本
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拍出4830萬元天價
古籍善本鑒定專家府軍表示:“目前,參與古籍競拍的人群范圍正在逐步擴大、更加復雜。以前,收藏人群主要都是學者文人,現在,一些企業家和煤礦主也逐漸參與進來。”
投資指數:★★★★★
風險指數:★★★
流通指數:★★★★
點評:比起書畫、瓷器,造假更容易識別,價值更容易回歸。
7、翡翠玉石
“個人投資收藏就更不宜太過紛繁雜亂,和田玉和翡翠為最佳選擇,因為玉石玉器屬于流動性較差的投資品,若太偏冷門,有悖投資的初衷。”某品牌玉石專柜負責人如是說。
投資指數:★★★
風險指數:★★★
流通指數:★★★
點評:還有鉆石,賣給誰是最大的問題。
8、紅木家具
“你買我的家具必須全部捐給上海博物館,不能將其中的任何一件拆散自留。”這些花費40年搜集的79件明式家具,“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僅以國際行市十分之一的象征性價格轉讓給一位香港朋友,他提出了如是條件。
明式家具作為中國古典家具發展的頂峰,在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文物界掀起了一股“明式家具熱”,起因就是王世襄撰寫的《明清家具鑒賞》、《明 清家具研究》這兩本書,后者光是名詞解釋就有1000多條,后來被譯成英、法、德等多種文字出版。有人說:王世襄為中國創造了上千億元的價值,而且把一種 不為人知的東西變成了一門學科,一種產業。
投資指數:★★★★★
風險指數:★★★
流通指數:★★★★
點評:一堂明式老硬木家具,才是檔次,才是奢侈。有錢也辦不到。可以在上博家具館感受。
9、奢侈私享
1958年土陶瓶茅臺酒成交價130萬元
多位白酒藏家都認為,老的四大名酒,甚至老的17大名酒的收藏潛力都非常大,尤其是五糧液,它的價格較之茅臺酒的增長比例來看,價格增值空間還 有不少。資深名酒拍賣顧問趙剛給我們小算了一筆賬,“80年代初期一瓶茅臺酒的價格在8元,五糧液酒是6.4元,差不多五糧液的價格是茅臺酒價格的 2/3,但是從今日的漲幅來看,同時期的五糧液增幅并沒有與茅臺酒同步,所以還有繼續增值的空間。”
投資指數:★★★★
風險指數:★★★★
流通指數:★★★★
點評:價格體系尚未穩定,不可貿然追漲。
10、其他藏品
“文革時期的全新品相,前兩年市場價格在100000元左右,今年價格飆升至200000元以上。紅色收藏的獨特價值,極可能引發場外資金的炒 作,近一兩年來,像毛主席像章、‘文革’瓷和老報紙等一些精品,漲幅均在數十倍之上。這是因為紅色收藏‘池子太小’,一旦資金進入,必然會引發短期內的 ‘漲聲不斷’。此外,紅色收藏的熱賣和大幅升值必然會使投資者‘眼紅’,不排除部分人盲目地跟風購買。”云州古玩城一店主如是說。
投資指數:★★
風險指數:★★★
流通指數:★★
點評:池子太小,大資金進不來,小藏怡情。
這是一個漲價的年代,更是一個收藏的年代。天下收藏,唯“真”不敗!你“藏”好了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