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避風港的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賺得不多但不會賠
“買理財產品,雖然說跑不贏CPI,但總比炒股強!”今年一直買理財產品的沈女士頗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寬慰。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0日,國內各家商業銀行共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20246只,比去年全年猛增近1倍。
從收益分布來看,今年以來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4.5%,跑贏了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沒能跑贏CPI增幅;在外幣理財產品中,美元產品最高收益率未超過2%,而澳元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最給力,動輒5%以上,最高1年期產品能達到9.6%。
“今年大部分時間處于加息通道內,銀行主推的還是短期理財產品。”民生銀行武漢分行零售市場營銷部CFP艾莉說,雖然多數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不及CPI指數,但在投資市場整體行情低迷,風險加大的情況下,收益相對穩定的理財產品還是受到了不少普通投資者的青睞。
最亮眼投資——黃金
節節飆漲令人艷羨
股市投資不景氣以及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今年黃金成了萬綠叢中那最打眼的一抹紅,最高飆漲至1900美元/盎司,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今年7月,家住紅鋼城的海先生認為是金價大幅上漲的前奏,于是果斷開通黃金T+D業務,并將50多萬元資金全部轉入。7月12日,他在324元/克左右的價位分批買入多頭倉位,隨后金價就快速拉升,不斷上漲,他積極關注盤面走勢,尋找機會進行短線操作,低買高賣,擴大戰果,利用保證金交易規則,不斷增加多頭盈利倉位。由于黃金在短期快速大幅拉升,不斷創造價格新高,他感覺黃金太熱了,就逐步賣出多頭倉位,將利潤裝入囊中,才1個多月的時間,海先生就賺了100多萬,獲利200%多。
今年以來,金價從1400美元附近持續上漲,直到9月6日瘋狂漲至1920美元附近,漲幅已達37%。然而,就在市場趨之若鶩,并預測金價可能攻破2000美元的時候,黃金并未一路高歌,而是出現了一波較大的跌幅。9月下旬跌至1600美元附近后,于11月初反彈至1790美元附近,隨后于近期又是一波暴跌。近日雖然徘徊于1600美元/盎司附近,但一年漲幅也已經達到13.3%。與股市、基金、債券、理財產品等等投資市場或產品相比,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仍是一枝獨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