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曉麗的一個同學在長慶采氣二廠工作--就是殼牌下面的那個,做的和朱曉麗一樣的中層,4個管理分了62萬的年終獎。
每逢年底,國企員工從上至下口徑一致,嚴謹對外很少泄露年終獎的相關信息,在記者的再三勸說之下趙女士才透露了自己的年終獎情況。她在一家國有企業財務部工作,她們單位不到300人,雖然單位效益一般,但正式職工每年幾萬元的年終獎是"雷打不動"的,甚至那些常年有病或因其他原因休息在家的職工,也可領幾千塊。
"在不同的國有企業,有著不同的薪酬結構和制度。企業一般是在每年春節放假的當月發放,原則上按照員工的上年表現、業績、對公司的貢獻大小按比例計算發放獎金。"一位某國有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告訴記者。目前,有的國有企業普通員工與高管之間的薪酬相差高達數百倍,而國有企業年終獎頂部與底部差距也正在拉大,最低的接近1萬元,最高的可達幾十萬元。
張先生是北京某設計研究院的一位中層領導,他告訴記者,他每年的年終獎是10萬元。"雖然平時每月的工資不高,但是到年底都補回來了,跟效益好的外資企業差不了多少。
記者的一位朋友在縣級的電力部門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平均月工資在4000元左右,雖然該系統今年狂呼"虧損",可年終獎卻發了4萬。這樣的年終獎對于民營企業的員工而言幾乎是天文數字。
很多網友表達著自己的感慨:"如果民營企業的年終獎在4萬,可以理解,因為其身處充分競爭的環境之下,而國企得到的是全民的支持,在不完全競爭下,企業經營情況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為什么待遇會比一般企業的高?"這樣的質疑多年來從未間斷過。
公務員不溫不火
近年,公務員熱潮一浪勝過一浪,很多人選擇加入公務員行列看重的就是穩定的收入,寬松的工作環境,漸漸變成了現代的一種生存方式。相對而言,公務員的年終獎雖比不上壟斷企業的那般灑脫,卻也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在北京某區直單位的一位公務員透露"每到年終,上級會對區內各個單位進行年終考核,考核結果分為兩類。一類單位職工不分級別,獎金為9500元,二類單位職工獎金9000元,在鄉鎮工作的公務員因為有進鄉補貼,可能還會多些,有1萬3左右"。此外,每位職工年底還會多發一個月工資。而今日統計的北京地區企業人均年終獎為5008元,位居全國之首。相較之下,北京公務員的"年終獎"要高出企業職工平均水平不少。
不過,公務員待遇在不同地區之間也有較大差異,其他地區公務員的"年終獎"要明顯比北京等大城市的公務員少。
在東北某縣人事局工作的一名公務員向記者介紹,"相比其他工作,自己的收入處在中間水平,單位的年終獎實行的是分檔制,第一檔10000元、第二檔8000元、第三檔6000元,自己年底大概能多領到8000元。但他透露,各個單位的情況大不一樣,比如土地局、工商、稅務、法院相比要高一些,也有部分單位會多發一個月的工資,同時每年也會發大米、豆油、豬肉作為年終福利,折合起來每年也就幾百塊錢,但是有總比沒有的好。"說后莞爾一笑。
民企花樣多
民營企業規模大小不一,僅少數企業獨占行業的領頭羊,大多數都還處在成長階段,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時刻經受著種種考驗,發出的年終獎自然也是千奇百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