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莊收購
中間人力量參差不齊
據某法國波爾多的資深中國酒商介紹,常往來于中法之間的酒圈人一般都會知道有份叫做《波爾多地產報》的刊物,里面很多關于出售、轉讓酒莊的訊息。對于近幾年熱衷紅酒投資、收藏的中國紅酒客,這當然還遠遠不夠,因為單憑某條消息而直接去上門跟酒莊主談價錢,那會顯得很魯莽,甚至有吃閉門羹的危險。
這時,聯結中國酒莊投資人與酒莊主的中間人顯得尤為重要,他們對法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了然于心,同時跟酒莊保持著相當良好的關系,經過他們的推波助瀾,酒莊買賣大概已經成了一半。
另一方面,對于那些擁有一定社會地位與雄厚經濟實力的中國新貴們,他們本身就能夠通過自己的人脈資源實現收購酒莊的捷徑最大化。
據了解,目前類似投資酒莊的中介機構與組織一般分為政府、公司及個人三種,其在實際操作中各占1/3的比率,各自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很難說到底選擇何種方式最正確,要以實際狀況為準。
尋覓合適酒莊“紅娘”
規避風險
歐中聯合商會中國處副秘書長畢淑青表示,只要通過正規中介機構與酒莊溝通,出現甚囂塵上的“宰客”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可怕,甚至還有“物美價廉”的情況出現,換句話說,成交價比標價還要略低一些。
一位常駐法國波爾多的中國酒商說,就在前幾天,一位圈內朋友花不菲的價錢收購了一個酒莊。之后專家的評估與預算,讓他很傷不起,因為他至少多花了三成。如果通過商會則會減少投資風險,原因在于商會與法國當地葡萄酒研究院等相關組織的熟絡關系,能更大程度地減少收購成本。
但也有部分紅酒業內專家表示,與波爾多如此數量龐大的酒莊相比,無論中國企業,還是新富階層,收購的酒莊不過冰山一角,而且很多名流富商不乏很大程度上為彰顯優質生活品位的心理存在,未來中國人收購酒莊是否成為趨勢,仍是未知數,這跟大眾的投資、收藏取向息息相關。一旦成為潮流,酒莊中間人的地位便會顯得關鍵,怎樣讓這個行業生態優化,便要提到日程上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