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股票私募基金的重要補充,債券私募基金憑借其具備的低風險特征,在2011年下半年的弱市行情下開始備受追捧,私募公司也將此作為爭取市場份額的突破口,不少原公募基金的大佬“奔私”后專門做起了債券型私募基金。
債券私募發行升溫
根據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統計,債券型陽光私募基金從2008年開始初現端倪以來,市場反應始終不溫不火,而從2011年11月起,發行明顯加速,尤其在2012年,債市愈發升溫。截至7月10日,今年債券型私募基金發行總量已超過2011年近5倍,達到81只,其中,結構化債券型基金更高達2011年發行量的9倍,超過60只產品。
格上理財的張彥認為,債券型陽光私募基金的火熱主要源于投資者對宏觀經濟的低迷預期及A股市場的疲弱走勢。2012年的中國尚處于經濟轉型的陣痛中,持續低迷的企業業績與不見放緩的擴容速度對股市產生多重壓力,加上動蕩不安的外圍市場加速恐慌,致使眾多風險厭惡型投資者逐漸遠離實體經濟及股票市場投資,從而轉向債市避險。
具體來看,債券型私募每月發行均直逼去年全年總量,且各月發行間的波動變化明顯呈現出與大盤負相關的特征。如4月滬深300指數上漲6.98%,創年內月漲幅新高,5月債券型陽光私募發行則相應走弱,為年內低位(9只);而6月大盤下跌6.48%,7月債券型基金發行則有所抬頭,截至7月10日,債券型陽光私募基金發行8只,已達到6月全月發行量的2/3。
公募大佬轉做債券私募
北京佑瑞持投資為此次債券型私募信托產品的爆發貢獻了主要力量。佑瑞持是由原景順長城明星基金經理李學文執掌,從去年11月末成立第一只債券型私募產品佑瑞持1號至今,佑瑞持投資已經累計成立21只債券型陽光私募產品,募集總規模達26.33億元。尤其是2012年1月,佑瑞持投資同時成立了12只債券私募產品。借這波債市行情,目前佑瑞持管理規模已經超過50億,其中絕大多數均為債券產品。
在去年,原公募界“固收大佬”楊愛斌毅然選擇了離開華夏基金,“下海”成立了自己的陽光私募公司鵬揚投資,專注于固定收益類投資。今年2月17日,該公司首只產品——鵬揚1期正式成立,目前回報率已經達到5.37%。第二只產品已開始募集。“目前債券市場正處于一個機會倉,債券市場在降息預期兌現的過程中,會迎來非常難得的投資機會。”楊愛斌表示,今年隨著物價和經濟的下行,政府的政策在逐步的放松,市場流動性在改善。今年只要流動性在逐步放松,股債都有機會,相對來說債券市場的機會更確定一些。
除楊愛斌外,在債券投資方面較為突出的還有江暉,其執掌的星石投資,近些年則通過更為靈活多變的投資方法,依靠在可轉債、銀行間市場債券的投資、套利等操作方法,獲得了低風險的穩定回報。
平均收益率空間收窄
今年以來,債券私募的發行量雖大幅上漲,但預期年化收益率卻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根據格上理財的統計,今年1月、4月是債券私募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時期,達到5.8%左右,而從4月到目前,平均收益率一路下行,當前僅在4.9%左右,下行僅1個百分點。
張彥認為,由于債券型基金主要投向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中期票據、7天利率互換工具、銀行存款等投資工具,其收益率水平受利率影響極大。2012年以來,CPI的下行趨勢基本確立,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而解決暴露的經濟增速放緩等問題則在“穩增長”的精神指導下,成為下一階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從而使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日益增強。雖然在降息預期兌現的過程中,債券由于利率固定的優勢,會迎來短期投資機會,但就中長期而言,尤其在兩次非對稱降息之后,遠期利率逐漸降低,債券型基金也難逃收益空間縮窄的命運。
雖然整體的平均收益率下降,但債券型陽光私募中也有部分基金收益相對較高,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達到10%-15%左右。張彥透露,此類基金多采用杠桿操作,如利用質押式債券回購放大資金倍數。而受實體經濟及投資市場不景氣的影響,質押式債券回購的收益率也受到波及,出現一定回調,同時,為了降低風險,對私募管理人考量融資企業資質等方面的要求也會更高。由于其收益率會受到宏觀政策及經濟的影響,不可視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尤其對于采用杠桿操作策略的債券私募,對其私募管理人的要求則更高,投資者在投資高收益債券私募時仍需謹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