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黃波的萬普世紀時,紅杉中國甚至沒有對萬普世紀提出具體的績效要求,也沒有要求萬普世紀提交詳細的商業計劃書,這是為何
要理解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創始人唐·瓦倫坦“下注于賽道,而非賽手”這句名言,似乎并不太難。但真正把投資做得和紅杉資本一樣出色的風險投資,卻少之又少。
或許在賽道和賽手的選擇之外,紅杉資本的成功還另有他因。
不久前,紅杉中國悄沒聲息得做了一單新生意——800萬美元(ChinaVenture注:該數據未經投資方和萬普世紀證實)注資中國國內著名的無線營銷技術與服務提供商萬普世紀。相較于WAP業近年來慘淡的境遇,這筆數額不菲的投資頗有深意。
賽道和賽手
創建于2005年的萬普世紀,主營業務定位在WAP技術平臺的開發和媒介購買上。國內目前有超過10萬個WAP網站和200多家客戶存在合作關系,一半的WAP網站使用的都是由萬普世紀開發的建站平臺。但在紅杉中國介入的消息傳出前,萬普世紀是“賽道”還是“賽手”,外行難辨。
一位知曉此次合作背景的人士告知《財經時報》,紅杉之所以看好萬普世紀,肯定有原因。在他看來,萬普世紀早就開始動手研發自己的AD Monster平臺,這使得紅杉眼中,萬普世紀是個好賽手,而且跑在了正確的賽道上。
2006年11月,萬普世紀推出第三方無線廣告發布及數據監測平臺AD Monster.這個平臺能準確地測評出WAP網站上最終的用戶瀏覽軌跡、注冊信息、互動數據分析,并能最終得出廣告的真實績效。
此舉打破了數據公信力等瓶頸,消除了廣告主和WAP網站雙方因缺乏精確數據而出現的投放顧慮。所以,雪鐵龍、強生、華納等世界知名品牌紛紛開始投放它們的廣告。
賽手的緣分
在投資萬普世紀前,紅杉對無線互聯網的考察已逾兩年,今年4月才和萬普世紀直接接觸。此時的WAP業已蕭條得令多數風險投資撤離陣地。對于為什么是紅杉中國而不是其他風險投資來投資萬普世紀,萬普世紀CEO(首席執行官)黃波用了“緣分”二字來形容雙方的默契。
黃波告訴《財經時報》,經過長期考察,紅杉中國看好中國無線互聯網業未來的大環境;另一方面,紅杉中國也一直在尋找和無線營銷相關的企業,而萬普世紀正是無線互聯網行業中最出色的。
事實上,在投資萬普世紀時,紅杉中國給自己的這個新項目預留出了足夠大的發展空間,以便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
在確定投資時,紅杉中國甚至沒有對萬普世紀提出具體的績效要求,也沒有要求萬普世紀提交詳細的商業計劃書。
在合作的過程中,紅杉中國也都以建議的口吻對萬普世紀的業務提出疑義,為解決問題提供自己的思路。
“我自己是做技術出身,尋求合作時,最擔心遇到外行指揮內行的情形。”黃波透露,在和紅杉中國接觸過程中,他明顯感覺到紅杉對整個無線互聯網業都作了深入調研。
紅杉的理由
作為一家運營近35年的風投公司,紅杉戰勝了科技躍遷和經濟波動,從而獲得與這一生命長度相呼應的優秀項目密度:在大型機時代,它發掘了PC先鋒蘋果電腦,當PC大肆發展,它培養起網絡設備公司3Com、思科,而當電腦被廣泛連接、互聯網時代來臨,它又投資于雅虎和Google……
因紅杉秘而不露自己的投資業績,外界便常引用這樣一種說法:它投資超過500家公司,其中130多家成功上市,另有100多個項目借助兼并收購成功退出。因其投資而上市的公司總市值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總價值的10%。
在出手萬普世紀時,紅杉為何能從容不迫?中國無線營銷的蛋糕到底有多大?
據黃波介紹,無限營銷是在現有互聯網廣告的基礎上,長出的相同大小的一塊業務。未來的無線營銷領域,存在著每年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人民幣的市場。
目前國內手機用戶超過3.9億,已開通GPRS或CDMA、具備上網功能的用戶在1億部左右,活躍的無線互聯網用戶占到其中的15%左右。和互聯網1億多的網民擁有4500萬臺電腦相比,無線營銷似乎發展潛力更為巨大。
目前,國內無線營銷規模在1億元人民幣,相當于1999互聯網廣告的規模。權威咨詢機構易觀國際、艾瑞認為,明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4至5億元人民幣。在未來的幾年內還將每年倍增。
鏈接
WAP是“無線應用協議”的英文簡稱,它提供了通過手機訪問互聯網的途徑。這樣,只要有了一個支持WAP的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隨身地訪問互聯網。因此,WAP實現了“世界在掌上”的美好理想。
紅杉關注中國80后
劉洋
紅杉的出手向來無規律可循,甚至有些毫無道理可言。投資萬普世紀就是再合適不過的例子了。
盡管2005年剛剛成立的萬普世紀,在短短1年時間內就憑借業界領先的建站系統與無線營銷平臺迅速崛起,并在線營銷領域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作為這支年輕隊伍的領頭人——萬普世紀公司總裁的黃波,卻是位“80后”。
“其實有時把美金交給這些‘孩子’還是很危險的。”一位風險投資合伙人對《財經時報》記者說。“他們這代人的膨脹心理實在可怕。不過紅杉既然肯出手,那證明萬普世紀的黃波足夠穩健。”
黃波確實很穩健。在不久之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2006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年輕的黃波一舉榮獲“2006中國信息產業年度新銳人物”獎。而作為十位獲獎者中最為年輕的新銳,黃波似乎顯得過于成熟。
“一個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壯大,就必須要有勇于創新的精神,我們將憑借從技術的升級到服務的升級,為整個無線營銷行業搭建一個最為開放的舞臺,依靠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來培育和壯大這個市場,在現階段和未來激烈地競爭中勇敢搏擊,推動中國無線互聯網業務發展壯大。”黃波說。
看來,在紅杉和萬普世紀之間的這場投資與被投資的游戲中,雙方都是資本與產業融合的受益者。他們把握住了新興市場的機會,但他們也將承受著無線領域日益加劇的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