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立南也表示,當前大勢之下,很難說服整個市場都這么看問題,但聯想投資減持做自己選擇的事情:堅持不碰過熱的項目,堅持不打價格戰。
"靠朋友、中介甚至媒體介紹,都是純機會主義的打法",況且由別人介紹過來,"差不多都是比較popular的項目。"
雖然聯想投資被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不錯",但也確實沒有一個投資回報率超過25倍的明星項目,更不用說50倍以上的所謂"大滿貫"。
在錯過了QQ之后,聯想投資也錯過了百度、盛大、藥明康德等項目。但朱立南堅持,百度Pre-IPO之前的融資,聯想投資尚未出生;盛大以及藥明康德都曾進入聯想投資的視線,但聯想一期基金的投資當量不夠。
當時陳天橋見到聯想投資的團隊時,開玩笑地說:你們整個基金投給我都不夠。聯想投資一期基金只有3500萬美元,而盛大當時的融資額就是5000萬美元。
"我不可能把3500萬美元中的2500萬拿出來投資一個項目,"朱立南說,"那不叫投資,那叫賭。"
朱立南認為,聯想投資仍會堅持系統化的打法,偶爾加上一些機會主義的打法,尤其是在非IT的領域。他也并不否認"非IT領域",中國確實有很多賺錢機會,"必須要抓住",然一夜致富還不足夠有吸引力。
他認為,持續做好系統化的投資體系,對建立真正的投資能力和品牌非常有意義,才能在熊市中也挖到一些真正好的投資機會。
"到2011年,如果我覺得這個組織還不能勝任未來,那就算前兩個基金做得再好又怎樣",朱立南表示,聯想投資意在成為一個長期頂尖的創投品牌。
聯想投資還未形成DNA
"對一個7年的企業來說,所謂的DNA還沒有完全形成,我希望10年、15年以后,聯想投資能夠形成一些我們自己的、真正有競爭力的東西",朱立南非常坦白地直面年輕的聯想投資。
在他看來,在個別非常好的項目上,不是投資人之間"打架",而是創業團隊認真選擇投資人時,"聯想投資總是有機會成為其投資人之一"。
其中原因,一是聯想投資分享了"聯想"這個品牌的好處;其二則是聯想投資的大部分投資人都是做運營出身的,"理解中國商業環境和中國企業",和企業家交流中能夠對得上話。
"如果是從純資本的角度去談財務細節,從數字到數字,企業可能會不太感興趣。"朱立南認為,在企業家的眼中,真正好的VC,是能和企業家談企業發展計劃、業務策略以及團隊的建設等等,至于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財務預算,以及對未來的投資回報做的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