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依靠自有資金的新技術和互聯網新創者來說,往往在等待風險投資的過程中死亡。但對于廣州一家名為www.3g.net.cn的WAP門戶網站(下稱“3G門戶”)的兩個年輕創立者,鄧裕強和張向東,他們則幸運得多,同樣是新創者,卻是由他們來選擇風險投資商。
網站開通僅僅1年時間,他們就獲得了第一筆來自IDG的風險投資,得到的關照還有,如果僅僅是需要錢,在任何時候請直接開口。
此前,一批批風險投資商找上門來主動要求投資。
IDG專注于IT領域,往往讓新技術和互聯網新創者既恨又愛——從你創業的第一天開始,他們就關注到你,到什么時候以什么速度給你資金,是件讓人琢磨不透的事,除非他們看到了未來。
兩個年輕人的殊途同歸
1995年入學在北京大學念信息管理的時候,雖然都是從文科學生當中錄取,鄧裕強和張向東顯示了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一個是天生的技術熱愛者,一個是社交家和運營高手。
兩個性格迥異但志趣相投的人成了好朋友,這一點,更多的表現在他們共同具有的創業沖動當中。
大學畢業后,張向東同一個加拿大華裔合作,投資100多萬元在北京成立了一個軟件公司,自己負責商務。不幸的是,他們趕上的是互聯網最后一波熱潮,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軟件公司的資金很快也燒光了,公司破產了。
第一次創業,無論從心理還是社會經驗上,都沒有充足的準備,張向東說,急功近利的創業沖動讓他很久都沒有振作起來。
隨后,他南下廣州,在《新周刊》做記者,兩年的記者生涯,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
和張向東一樣,鄧裕強也是一個具有強烈創業沖動的人,不一樣的是,他是一個更具有計劃和目標的人。
他從大學開始一直認準互聯網,一直在等待機會。
畢業后,鄧裕強到了東莞電信做互聯網方面技術開發的工作;直到2002年,東莞移動組建SP開發部門,基于對新技術的偏好,鄧裕畢業以來第一次跳槽。
了解SP行業,建立社會關系面基礎,鄧裕強說,去移動的目的現在看來簡單而直接。
在移動的這一年中,他見過了形形色色SP,但他們的低技術含量和“不道德”的盈利方式,讓鄧裕強覺得SP并不是一個有前途的行業。
但他的做法令常人費解,他離開東莞移動組建了自己的SP公司。從某些方面來說,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一方面,他沒有運營商方面的關系戶;另外,他不希望自己也通過強行定制的方式去賺取昧心錢。
2004年,他聞到了SP行業的火藥味,他開始考慮下一個出路。他開始設計思考3G門戶的概念和全盤計劃。
他的判斷完全正確,在他抽身離開的時候,移動果然開始對SP大開殺戒。
墜入無限互聯世界
2004年年初,有個人愛好者開始做基于提供3G業務的免費服務網站,鄧裕強嗅到了機會。
這一次是真正的機會,鄧裕強說,所以他出手了,并拉上了自己的同學張向東。
當SP們努力地在中國移動發起的移動夢網下分成,鄧裕強和張向東卻反其道行之,成立久邦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來做徹底免費手機門戶網站。
在廣州體育東的澳門街,鄧裕強向張向東講述自己的想法。鄧說:“我們一起來做3G免費服務網站,在2005年拿到風險投資,在3G商用之前做成3G門戶網站。”
張向東說,這是他第一次見鄧裕強如此一本正經,當時只想笑,但他說得太一本正經,太具體了,張向東相信了大學好友的一本正經。
新技術、新領域的投資常常帶來新產業的繁榮,但也常常給創業者太多的夢想,一頭栽進去,再也不出來,張向東說,作為個人來說,把所有的錢拿出來投入到一個看不到底的未來,這在同學當中是絕無僅有的。
這一次的談話,讓兩個人走上了創業之路,鄧裕強做了公司總經理,張向東成為其副手。
“我們就是要在手機上打造一個像新浪、搜狐那樣的門戶網站。我們免費給用戶提供圖鈴下載等數據業務,就是在3G到來之前,給用戶全新的3G體驗,占圈地之先機,開盈利之先河。”張向東說。
這種免費的模式顯然有別于當今的移動夢網模式。
在移動夢網下,用戶為數據業務埋單,各SP與運營商按比例分成。而在免費模式下,SP為用戶免單,只要用戶的手機可以上網,就可以赴饕餮之大宴,免費在無線互聯網里暢游。
正是因為采取了互聯網早期的免費商業模式,使得鄧裕強和張向東底氣十足,在他們看來,無論WAP產業怎么發展,3G門戶都會被寫進歷史。自由開放、提供免費是互聯網的精神和精髓,看不到這一點的人,是無法領略互聯網上獲得的成功和幸福的,至于盈利和商業模式,通過別的途徑和方式去獲得。
話說得輕松,但每一天都在花自己的錢,100、200萬的個人原始投入實在太少,在產業環境給人的壓力下,鄧裕強和張向東并不輕松。
在沒有獲得風險投資前,他們一度的想法是,如果實在沒有人投錢的話,再向用戶開刀,在某些特色業務上,比如彩鈴、游戲等SP提供的業務上收費,對于一個擁有100萬的免費用戶群的3G門戶,就算1萬個人一個月會消費10元錢,這對于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一筆收入,又可以支撐很長時間。
現在看來,這個儲備方案似乎永遠不需要實施了。
被IDG看中的未來
去年8月開始,3G門戶的新增用戶從每天一千一千地增加到幾千幾千地增加,到目前為止,每天新增的用戶是用萬來計算,用戶數量已達到220萬。
張向東說,每次去購買服務器,因為花的都是自己的錢特別心疼。
但當時,由于看好3G門戶的客戶群和未來,很多SP商找上門來洽談廣告,但張向東他們不希望把SP的商業氣息帶到一個新興的行業。
為了避免更多的SP找上門,他們把網站上的聯系方式也去掉了,只留下客戶服務的電話。
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商都找上門來,當然,也有帶著收購意向前來的。
鄧裕強對于這種每天都要去面對不同的風險投資商講述同樣的事情,他實在無法忍受了,他告訴張向東,以后可以不去談了嗎?他希望自己專注于公司的發展和技術的研發當中。
實際上,他們非常需要錢。
任何一個新技術的出現,都逃不過IDG的眼界,和其他風投一樣,在3G門戶剛建站不久,IDG也瞄上他們。去年12月的時候,IDG的投資經理找上門來,他們不相信的是,這樣一個號稱要做3G門戶的公司在互聯網氛圍并不濃厚的廣州。
IDG的人做事雷厲風行,他們打電話來說希望來公司看看,而且希望是第二天,這讓兩個年輕人沒有時間準備。
第二天,IDG投資經理實際上只作了簡單的詢問,說回去給消息,幾天后,他們接到了通知:準備簽約。
IDG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對兩個年輕人的信心,以及各種各樣的資源。
現在3G門戶網可提供的內容,手機地圖、文字直播、手機博客、財經新聞、電子書、游戲、社區等內容。
3G門戶文字直播NBA的時候,最高峰同時1萬人在線,社區也曾有過幾萬人同時在線的經歷。
“移動網絡不是另一個因特網,”張向東說,“手機的最大特征是隨時隨地,因特網做不到。”
現在3G門戶發展受到限制的是,一是手機傳輸速度,這個必須依靠3G本身的進程來解決,二是手機終端的功能,現在很多手機的功能還相當簡單,還無法滿足更多的需要。
根據CNNIC2004年的互聯網統計,中國有網民約8700萬,上網電腦約3630萬臺,這與數千萬的手機熟練用戶和3億部手機保有量以及隨時隨地的便利性相比,略有遜色。
和一個繁榮的互聯網世界一樣,無限互聯世界也一定是一個百花齊放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紀的到來,伸手可及。
另外,手機支付方式是一個號碼一對一的支付,比傳統的互聯網更簡單,而且不需要考慮信用問題、安全問題。
這也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記者 劉永 發自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