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網輕松得到了第二批“肥料”。5月15日,國內第一家播客網站土豆網宣布已經完成了第二輪8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6800萬元)的風險投資(下稱:風投)融資。該輪融資由寰慧投資、集富基金及首輪投資人 IDGVC 共同參與,寰慧投資的Helen王女士和集富基金的李勇勁先生將加入土豆網董事會。
“土豆網想要做的,就是讓登錄者非常容易地發布自己制作或者收集的個人音頻和影像作品。”土豆網創始人、CEO王微的目標是把土豆網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個人影像、音頻的共享和發布網站。
創建于2005年4月15日的土豆網得益于日漸增多的“種土豆”的人,12.5 萬注冊用戶和每天五六萬的瀏覽人次的人氣以及風頭正勁的“web2.0”標簽,都預示著這家公司正在經營一種頗有前途的事業。
王微表示,獲得第二筆融資以后將繼續用于擴充團隊,“我們堅信是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們更堅信,優秀的人凝聚在一起,會把這里變得更棒。”5個月前,結束第一輪融資的時候,土豆網只有5個人,現在土豆的團隊已經增加到20人。
播客靠什么盈利
“吸引風投眼光的無非就是新概念、業界的佼佼者以及優秀的管理團隊。”騰飛中國基金會(歐洲)執行秘書長李俊辰認為。而土豆網完全兼備了這些。
2004年10月,博客的一種新形式Podcasting(播客)開始在美國出現,并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這種傳播自己音樂的形式與2005年風靡全國的“超級女聲”異曲同工。
王微曾任貝塔斯曼在線中國區執行總裁,他看好播客是因為這類網站門檻很低,使用起來很方便,因此他并不擔心土豆網的盈利模式。“在中國,年輕族群對本土原創內容的需求日益上升。土豆將一如既往地鼓勵這些創作者進行有趣的創新,同時,這些新穎內容也為用戶帶來了精彩的個人娛樂體驗。種土豆的人多了,網站自然就能賺錢。”
土豆網預想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幫助有收費需求的節目制作者提供收費工具,參與分賬。而且土豆網也已經為3G時代的來臨做好了準備,與上海東方龍移動信息公司合作,將來付費的個人頻道,以及為手機、電視臺所提供的節目,都將是土豆網的生存之道,甚至其勢力范圍將跨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
正是土豆網可預見的前景令IDG心動,由此為土豆投入80萬美元的第一筆資金。IDG技術創業投資資金副總裁李建光表示,現在風險投資者在考察項目時比以往更加關注技術應用方面的獨創性。
web2.0光有主意還不行
相對許多小網站來說,土豆網是幸運的,其爽快的web2.0風格很容易地拉來了兩期風險投資。但從國際上來看,成功的Web2.0的企業寥寥可數,這或許會給過熱的Web2.0概念澆冷水。
“現在的Web2.0風潮就跟1999年、2000年互聯網剛興起時一樣,會經過一個非常嚴格的整合時期。只有少數企業能最終存活下來成為勝利者。”騰飛中國基金會(歐洲)執行秘書長李俊辰說。他認為中國網絡公司跟風現象嚴重,但風投只會對行業領導者拋出繡球,如果沒有一點技術含量,web2.0終將從草根中來,到塵土中去。而現在的情況是,很少有Web2.0公司能盈利,他們的目標僅僅是到處找風投把自己賣掉,尋求最終上市,接下來的事情一概不管。“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讓風投都覺得有點懸。”李俊辰再三強調的是創新。
Donews 總編輯洪波覺得土豆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他在中國首創性地把握了個性張揚時代和日趨簡單的音像制作技術這一趨勢,而并非像有些網站那樣貼著空泛的標簽泛泛而談。
“現在的web2.0光有主意還不行,需要重新整合商業模式,還需要有執行力強的管理團隊。”雖然IDG已投了很多像土豆網這樣的Web2.0網站,但該公司投資資金副總裁李建光坦言,風投對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戲也沒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