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三生搶注500校域名 打造千校聯盟吸引風投
80后的一代正越來越早地沖向創業前臺。昨日,《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一位名叫伍勇的大三學生搶注了包括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內的國內近500所大學的域名,計劃以此打造一個名為“千校聯盟”的大學生信息聚合、發布平臺。令人詫異的是,這個大膽的創業計劃已吸引了部分風投(VC)的注意,甚至有VC表示,以入股的方式對其進行投資。
伍勇今年22歲,是西南一所大學的大三學生,所學專業為藝術設計。伍勇告訴記者,他一直對能夠創新的領域感興趣,互聯網便是其中之一。還在讀高中的時候,他就曾建立過一個網站。上了大學,時間、空間都更加寬裕,他又盯上了方興未艾的域名投資,并成為某域名網站的代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小賺了一筆,并在圈內已小有名氣”。
在學校生活中,伍勇發現,大學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其消費潛力巨大、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但任何一個廠商要打開這片市場都不容易,進入成本會非常大!凹偃缫悦總大學為單位設立分站,并將信息聚合到總站,這樣一來,學生可帶來穩定的巨額流量,而這對廣告商來說,也不失為一種較方便的介入渠道。”伍勇當機立斷,花費數萬元搶注了北大、清華、上海交大等全國近500所大學的域名。記者注意到,這些域名多為CN域名。伍勇解釋說,這些域名有的是大學曾用域名,有的是未來得及注冊的域名。
伍勇分析稱,我國擁有2000萬大學生,每年因畢業、新入學而有500萬人左右的更新,大學生月均消費一般在500元以上。這個群體整體素質高,對電腦、手機類產品的消費率也較高,網絡普及率幾乎達100%,且品牌忠誠度高,是許多品牌的潛在用戶。一位曾開拓過大學市場的企業人士告訴記者,伍勇的分析確實有一定道理。
在伍勇的計劃中,每一個大學域名對應的網站,為了與該大學的官方網站相區別,其主要內容將鎖定學生生活、購物、培訓等方面。網站靠什么來贏利呢?伍勇表示,這將成為一個針對大學生的細分廣告平臺,廣告商可按地域、大學、城市投放廣告,分站的本地化優勢能讓大學周邊的小企業主前來發布廣告,并投放得起這筆費用。此外,網站還可成為學生們的 電子商務平臺,作為他們自主創業的一個平臺等。
目前伍勇已擁有了將近30個代理人,即將近30所大學的學生加入了“千校聯盟”平臺。伍勇表示,由于自己仍是在校學生,因此投在項目上的精力不多,項目發展比較慢。不過已有VC看上了伍勇的大膽創新,打算投資幾百萬元扶持該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