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站是企業的新機會嗎?
cye.com.cn
時間:2006-11-6 10:32:04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劉騰 我來說兩句 |
|
 |
|
對于健康類網站來說,過去的日子并不好過。1999年,醫藥巨頭三九集團率先建立了39健康網,但是很長時間以來,39健康網的營收并不理想。另一巨頭東盛集團2000年5月投資2000萬元建立康易網,運營6年來,也難見起色。
但是現在,情況似乎有所改變。今年4月,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大戶IDG以3000萬元人民幣買斷39健康網,而近日,39健康網向外界傳出消息,計劃由IDG負責籌措注資11億美元,網站將更名為廣州啟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面對記者的求證,39健康網市場部負責人陳巍說:“為39健康網注資11億美元,并不是IDG一家出,而是由IDG出面籌集,聯合多家投資公司共同出資,這筆錢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要到位。”
隨著網絡熱潮的再次來臨,健康網站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既然獲得投資的認可,健康網站真的能帶給企業新的機會嗎?
投資看好健康網站
去年年底,國內最早建立的健康網站之一——飛華健康網獲得了七彩集團的投資,而在此之前,飛華健康網一直是中國網通的下屬企業。
“七彩集團投資飛華健康網也不是一下就決定的,投資之前集團反復斟酌了很長時間,最后才決定投資,”飛華健康網市場部經理陳風說。
對于39健康網來說,盡管有IDG這個牌子,11億美元的集資額也讓人有難以置信的感覺。畢竟,新浪網做到現在一年的營業額也不過2億多美元,利潤也才幾千萬美元。
“你不了解‘中國最大健康門戶網站’未來在股市上的概念,當初中華網憑借一個‘中國’概念就在美國納斯達克募集了10億美元。”陳巍說。
廣告費遠低于傳統媒體
風投看好只是一個方面,健康網站要想成功,最主要的方面是顧客買不買賬。在這方面,廣告便宜是健康網站具有的明顯優勢。 廣東博愛醫院是一家全國連鎖的醫院集團,該醫院負責人姜治國感嘆利用網絡媒體費用便宜:“如果我們要在傳統媒體上打廣告,一年的費用不會少于1000萬元,一般2000萬元,可是現在我們全年的合作才不到200萬元。”
姜治國和39健康網簽訂了全年合作的合同,一年廣告互動做下來,費用才100多萬元。他舉了眼科手術的例子:“一個眼科手術,如果靠傳統媒體推廣,每做一個手術成本要1000元以上,而利用網絡媒體,成本核算下來也就200多元。”
在傳統報紙上做廣告,半版廣告一次至少3萬元,但是在網絡上做廣告則便宜得多。即便是新浪首頁的“旗幟”廣告(一個標準“banner”廣告,電腦屏幕寬,高度2厘米左右),掛一天費用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間。
“網絡廣告最少打一個月,我們這里首頁廣告更便宜,一個月才四五萬元。”飛華健康網的陳風說。
管理寬松獲得空間
除去以上讓企業愿意嘗試使用網絡推廣的原因外,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就是網絡管理環境更為寬松。
“你知道我為什么選擇和網絡長期合作嗎?因為網絡發布消息更方便一些。在紙質媒體和電視上發布廣告限制太多,我沒法做。”一位堅持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說。
在國家嚴格對非處方藥的管理以后,許多過去耳熟能詳的廣告都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些廣告以后能出現的地方只能是專業媒體。但是新興的互聯網媒體管制卻相對寬松。
要針對不同人群
不管是勇于創新也好,還是沒辦法也好,一些醫藥健康行業企業開始大規模涉足網絡廣告,但是,專家卻發表了不同意見。 友邦顧問副總經理、資深醫藥保健品戰略專家徐剛指出:“廣告好壞的指標有兩條,一是閱讀率高低,另一個是說服力強弱。網絡廣告在這兩條上都有欠缺。”
徐剛質疑,保健品主要的客戶是老年人,但是有多少老年人上網?
其次,網絡廣告為了表明科學性,往往以專家的身份來教育讀者,喪失了活潑的元素,說服力大打折扣。
“不過,在健康網上對青年白領消費者作宣傳還是可以的,但是這些人偏離了保健品的主戰場。另外,對于新興的民營醫院群體來說,利用健康網做宣傳推廣可能會是一種新的嘗試。”
他的話能夠得到印證。在39健康網,60%以上的廣告來自于醫院而非保健品和OTC藥品,而在飛華健康網,比例也接近50%。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