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資訊網(wǎng) 11月22日國際報道 放在別處,Reid Hoffman都應該算作相當?shù)某晒ΑW鳛榍癙ayPal的官員,公司在2002年以15億美元賣給eBay后,他簡直泡在了錢堆里面了。
目前,他開辦了一家新公司,同時還投資了別的事業(yè)。
但是,當更大財富降臨,就象最近YouTube 被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他還是免不了對此羨慕一番。
39歲的Hoffman 開辦的新公司叫做LinkedIn,他說:“這種事情令人尷尬,你比他們早開辦公司一兩年,他們落后于你,但收購使得他們超過你,掘到了真金。”
嫉妒和羨慕在別的地方可能是一種原罪,但嫉妒卻是推動硅谷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在這兒,技術性的成就令人敬佩,但金錢上的收獲更令人心動。
現(xiàn)在,YouTube 被收購讓人們燃起了對第二次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的大談論,許多高科技公司的企業(yè)家們,無論成功的還是不那么成功的,都在和那些掘到真金的后起之秀們做著對比。
出售PayPal獲得錢已經足夠讓Hoffman 可以退休,去過中上階層的舒服日子了,他對后來這些獲得巨額財富的人沒有敵意,但卻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嫉妒。
這種妒忌的程度因為某些人一夜暴富而被加重了。風險資本對新公司的投資更加的謹慎了,今年,硅谷的風險資本數(shù)量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仍然距離2000年時的400億萬美元少70%。
7 到8 年前,只要你有一個可能會致富的商業(yè)計劃,那么財富之手就向你慷慨的伸來。當時,很多一夜暴富的才被人嫉妒,即使那只是紙上富貴。到最后,硅谷“忽然暴富并發(fā)癥”這一名詞甚至都進了醫(yī)學詞典。
當然,后來的結果大家看到了,紙上富貴一夜之間灰飛煙滅。但現(xiàn)在,隨著YouTube 和MySpace 等公司的成功,一些人相信,更堅實的成功基礎已經確立了下來,比如,象已被Google證明可行的網(wǎng)絡廣告。
YouTube 的成功不僅會招人妒忌,它也會帶來很大的動力。
康奈爾大學一名計算機教授Bart Selman 說:“我認為,象YouTube 這樣成功的事例將讓人們重新去考慮可能性。”1999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的最后階段,Selma 教授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Expertology 法律顧問網(wǎng)絡公司。這次創(chuàng)業(yè)后來失敗了。他說:“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滅之后,人們開始認為,或許互聯(lián)網(wǎng)全是吹牛皮。”
Selman說,他現(xiàn)在看到不少公司都在走Expertology 的路子,他認為,天時很重要。
他感覺YouTube 收購有些瘋狂,Selman的一些同事在加入了Google以后成了富翁,他自己也正在考慮重新創(chuàng)業(yè)。
雖然獲得財富的希望很大,但由此帶來的壓力也同樣的巨大,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應對之道。一些人從別人的成功故事里面獲得靈感,而另外一些人則花大量的心思去揣測他們的朋友有多富有。
嫉妒甚至能夠影響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
馬薩諸塞的Peter Pezaris 在年輕時曾經告訴他的朋友和家人,他計劃在30歲時成為一名百萬富翁,到40歲時成為一名億萬富翁。
Pezaris 的哥哥John是哈佛大學的計算機神經學家,當時他對弟弟的話并不以為然。
但Pezaris 的話成真了,1999年,Peter Pezaris 將他創(chuàng)辦兩年的Commissioner.com網(wǎng)站以4600萬美元賣給了哥倫比亞公司,那天,他的30歲生日剛剛過去3 天。(這筆錢被5 個合作伙伴分享,但他的哥哥不在其中。)
37歲的Peter Pezaris 認為,在40歲之前,他還有充裕的時間成為億富翁,目前,他經營著一家社交網(wǎng)站Multiply。
這次,他的哥哥相當?shù)闹匾暳恕ohn Pezaris為Multiply提供技術顧問支持,他不想犯上次的錯誤了。
在第二次互聯(lián)網(wǎng)淘金潮中獲得成功仍然是一件不確定的事情,因為高科技行業(yè)本身就充滿著很多的不確定性。Hoffman 至今仍然在后悔,他錯過了投資YouTube 的大好機會。
當YouTube 成立之時,Hoffman 本想投錢進去的,但一家名為Sequoia Capital 的風險公司開出了比他更好的價格,從而讓他錯過了機會。而Sequoia 公司從Google收購YouTube 獲利5 億美元。
Hoffman 說:“我唯一的遺憾就是,當時我沒有回去給他們說,嘿,至少讓我投一點錢嘛。”
當然,事后諸葛總是對的,這可以緩解嫉妒發(fā)作的程度。Hoffman 就是如此。
|